在日常把玩紫砂壶的过程中,上手感觉无论是轻还是重,都不能作为判别紫砂真假的标准,这是玩家务必要明确的。但为何会有这种感触上的显著差别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①薄胎与厚胎之别:前提是在泥料、器型、工艺甚至容量大小以及烧制的方式几乎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匠人因塑型与玩家冲茗的切实需要而刻意把控泥片的的厚薄所致;常见于朱泥、本山绿泥这类泥性偏重,延展性更好的紫砂泥料,通常称之薄胎紫砂器。
②烧结充分与否之别:如果前提同上所述,在烧制的过程中人为刻意在烧结温域的高值点烧结的紫砂器,因烧结过程中金属氧化物成分结晶相应更充分,烧结伴发的牵拉效用会导致胎体内部气孔结构更显著,甚或呈「蜂窝状」显见,胎体内部结构的疏松势必带来感触上的「轻」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此种情况多出现在烧结温域跨度大的紫砂泥料之如黄龙山紫茄泥、黄龙山铁星土等。
③塑型工艺全手与半手之别:两种不同的塑型工艺所决定的作用力方式以及程度上的差别,外在的泥门松紧有别,而同时胎体内部的致密度高低也存在显著差异,胎体内部致密度低,气孔率相对也就高,同样的泥料、器型、容量、烧结程度等前提下,轻也就有轻的道理;砂性偏重而同时相对比重大的褐铁矿成分含比低的紫砂泥料之如本山段泥则会更显感。
④紫砂泥料所含金属氧化物成分之别:尤其是底槽之中褐铁矿成分含比高的紫砂矿料,自身比重大故而沉积于底槽,正常烧结自然也会感觉压重;相较于矿出底槽上层,同时相对泥性偏重的黄龙山红清水泥,赤铁矿成分相对含比高,烧结水色偏红,而手感上也稍轻。
⑤柴烧窑变与氧化焰氛围之别:柴烧窑变紫砂器会显感更轻一些的根本原因,仅在于窑变的发生首先需要烧结温度的高极限,这就决定了烧结程度的极致化,相较于正常氧化焰氛围刻意拉高烧结的紫砂器,其胎体内部的疏松程度更有过之,气孔率更高;就如原本砂性重而同时褐铁矿成分富含的紫泥降坡泥来说,六百多毫升容量的柴烧窑变大石瓢壶在想象中应该拿起来很吃力,但上手却轻而不飘,很是称手。
紫砂壶是轻还是重,尽管不能成为鉴伪的直接证明,但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不难发现:在经过对质感、水色、结晶程度等指标性明判的情况下,上手掂一下轻重自感,完全可以成为佐证。
举个例子以作启思:选用并非本山、原矿的朱泥的矿料作为底料,再借助冲浆工艺假以调色甚或调砂的新工艺所谓的朱泥,无论是其底料的比重还是烧制后胎体的致密度都要高显,上手掂量一下轻重自感,将会成为有力的判伪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