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的“紫砂茶器与文化知识”一键订阅关注
台北故宫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修身理性”紫砂仿仲尼琴,品相完好,堪称传世唯一杰作。它的出现着实引起文物界和紫砂界一阵轰动。
仲尼式,又称为孔子式、夫子式,为历代最流行的琴样式。整体简洁大方,弧度有圆有方,颇具儒家处世之道。
“修身理性”紫砂仿仲尼琴
乾隆看走眼了
乾隆爷爱好收藏,想必已是四海皆知。乾隆爷对待自己的藏品有个看家绝招——到处盖章、题诗。作为一个皇帝,他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他的藏品不计其数,收藏之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然而皇帝也有看走眼的的时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富春山居图》了,正是由于乾隆把赝品当成真品,从而才使传世名画逃过了被盖章的命运。
乾隆盖章的赝品《富春山居图》
更有专家统计过,乾隆收藏的宋画里六成都是假的,比如清宫养心殿珍藏的《谢赐御书诗表》、《免胄图》、《听琴图》等等。
这把引起轰动的“修身理性”古琴也让乾隆爷看走了眼,好在这次看走眼的只是材质。
乾隆十一年(1746),皇帝降旨宫廷刻手朱彩在琴首镌刻乾隆皇帝咏〈宋瓷琴〉御制诗。
诗末署「乾隆丙寅秋八月御赏幷题句」纪年铭(乾隆十一年,1746),并落「乾隆御赏」、「几暇怡情」两枚钤印。
此琴也为之加配「锦囊漆匣」,这是目前所能追溯到的最早的流传记录。
“修身理性”紫砂仿仲尼琴
乾隆帝亲自题诗咏宋瓷琴,可见对此琴的喜爱和重视,然而他误判了这把琴的质地,认为是一把陶瓷琴,而且当时的故宫人士也一致认为此琴是陶瓷制品,直到去年的台北故宫紫砂展览,
对紫砂仿仲尼琴的重视,不过他误断了这把而且当时故宫人士也一致认为是陶瓷制品。
直至去年台北故宫才发现这一把古琴是紫砂胎的文物,这是文物界和紫砂界的重大发现。
宋代还是清代?
该琴总长约110.7厘米,雁足与琴轸处为白玉所制,起项处、轸槽以及雁足孔未上釉,露出紫砂胎。琴轸处系以7根丝线流苏,龙池内用篆书刻着“维沙陶瓦,制从鸿蒙。鸢飞鱼跃,为歌南风。”两句诗。
“修身理性”紫砂仿仲尼琴
琴背的凤沼处亦有“修身理性”四字,当然最为醒目的就是琴额处的题诗,该诗为乾隆御诗《宋瓷琴》,从诗尾“乾隆丙寅秋八月御赏幷题句”得出此诗为乾隆十一年,1746年8月所作。
对于紫砂的起源,学界普遍存在争议。其中宋代起源说与明代起源说最为主流,但现存最早的可考实物紫砂壶仅现于明代。
乾隆爷把此琴认定为“宋代瓷琴”,虽然材质判断错误已是公认,
但对于此琴的断代,争议也比较大,各说法不一,
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将这把琴定为清乾隆,修身理性款紫砂茶叶末釉琴。但无论如何,它确实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紫砂古琴,价值连城。
微信号:3919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