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绘装饰,流行于十七世纪晚期(清雍正年间)。其工艺方法源于旧时的漆器堆雕工艺,是在制作完工的壶坯上,须有一定湿度,用本色(制壶泥)或其它色泥,制成细泥浆,堆绘花鸟、山水或图案纹样。用泥浆堆画,须有一定的厚度,恰似薄意雕的浮雕透视效果。
杨季初 五彩堆泥绘花盆
早期以本色泥堆画、雕琢。尔后以白泥居多。以泥装饰,作者须具有书法绘画、贴塑的艺术功底,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如邵春来制的泥绘束腰方壶,紫泥壶上绘深紫黑的梅花秀竹、层次分明。堆泥德钟壶的盖上堆绘唐草纹,壶肩饰品茶诗句,壶身堆绘山亭景色,以本色壶泥堆绘,层次分明,点线面巧妙结合,风格优雅。曼生却月壶,红棕泥壶上堆绘黑泥,山峦叠起,远山飞舟,景色宜人,与壶匹配贴切。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是当之无愧的泥绘大神,他创造了泥绘技艺,他的作品也屡屡创出拍卖纪录。
杨季初《赤壁图笔筒》 RMB7015000元
此笔筒用料考究,是迄今为止拍出最高价格的紫砂笔筒,以宜兴本山绿泥为体,敷以嫩黄泥为表,玉璧式圈足,器底钤印两行六字「大清乾隆年制」篆书阳文款。以彩色泥料堆绘于外壁,画中对山石的描绘,为典型斧劈皴法,泥绘笔意健劲,恰似持利斧斫出峭壁绝,表现出山石的层次变化及坚硬质感。
杨季初,江苏宜兴人,活跃于雍正至乾隆(1723-1795)年间,泥绘技艺卓越,巧用堆、塑、抹、捺、染,以泥造境,以境传神。他设色典雅,且善于掌握主题质感,以粗砂揉入泥浆,堆塑斑驳的松干与皴裂的山石;以淡黄脂泥,描绘人物皮肤的平滑感; 以细砂入泥,摹写柔软衣物的编织感;以淡青淡蓝,晕染出荷花点点,以淡薄墨泥,晕染出云淡风轻的夜云……
善制菱花壶,与陈汉文齐名。为紫砂色泥堆绘艺术的创始人,为陶艺美术增添一类专门技法,有一代大师之誉。有深厚的文化涵养,深谙绘事六法,兼擅雕塑,其作品取法高古美学意韵,合乎时代精神风貌,一般陶人难望其项背。
清代唐仲冕《重刊荆溪县志》(清光绪刻本)卷四载:“杨季初,菱花壶甚工,与陈汉文同时”。其描画清雅妍秀,底钤“杨季初”篆文方印。紫砂器中笔筒属文房用品,在明清时期,地位要远高于其它紫砂器具。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馆、苏州博物院所藏紫砂器中,均有杨氏笔筒珍品。
杨季初制紫砂泥绘唐人诗意笔筒
器身以宜兴本山绿泥为体,敷以嫩黄泥为表,泥绘并浮雕色泥于外壁,口沿略成泥鳅背。画意用唐代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壮》:“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为题;底部为璧式足,器底钤印杨季初篆书款。此器为描绘春夏之景,构图采取鸟瞰式取景,远山起伏,层峦迭嶂;近景用小斧皴兼以苔点,描绘出春山嶙峋的质感;前有嘉树三株,参差有姿,深浅浮雕,用厚重段泥作树干以强调其层次感;树石之后有茅亭,亭中伫立高髻仕女,凭栏俯首低眺,亭后树影幢幢。画面中的女子姿态轻盈曼妙,一袭浅绯衣及白练裙有如桃花般盛开,则有夏景之恬静,画意故有所思,亦有所感,一派宁静清寂意趣。深浅堆泥极具层次感,似凸出于绢素之上,为杨季初雅作之精品。
清中期 杨季初 泥绘牧牛图笔筒
此杨氏牧牛图笔筒口底相若,口部略宽大,呈筒状,浅黄色砂胎,肌理细致,包浆温润,造型端庄古雅。筒外壁以粉红、赭、褐等色泥绘制通景《牧牛图》,所绘景致静雅生动,反映出清中期文人阶层的审美风气。紫砂文房器古朴淡然,不媚不俗,恰暗合于文人闲雅温厚之品性,广为世人所珍重。
杨季初制段泥堆彩泥绘赏荷观景图 笔筒
笔筒采用堆泥制法,外敷嫰黄泥为表,彩色泥绘并堆砌于外壁。笔筒直口直壁,承玉璧式底,器底钤印“杨季初”篆书阳文款。所绘纹饰以赏荷观景为题,立意秀逸闲适,悠然自得,观之赏心悦目,不由使人清新怡然。构图选取远近不同之场景,隔以江水,远山近树,苍翠重重。缓坡渐叠,嘉木葱郁,近处茅舍一间,内有一人坐于榻上观荷,远处有人支一叶扁舟在水中缓缓行进,意境高妙,一派宁静清寂意趣。山石、树木、荷花等配色和谐,远景近景选用不同手法表现,逼真自然,各类树木选用不同色泥,表现不同的植物。荷花花苞以及凫水小鸭的细节亦表现的十分入微,由此可见制作之精细。本笔筒用料考究、意趣隽永、画工精湛,深浅堆泥极具层次感,似凸出于绢素之上,可谓是色堆泥绘作品中之传世佳作。
杨季初制段泥泥绘山水纹笔筒
本品器身为宜兴本山绿泥制,外敷嫰黄泥为表,彩色泥绘并堆砌于外壁。笔筒直口直壁,承玉璧式底,器底钤印“杨季初”篆书阳文款。所绘纹饰以山水幽居为题,立意秀逸闲适,悠然自得,观之赏心悦目,不由使人清新怡然。构图选取远近不同之场景,隔以江水,远山近树,苍翠重重。缓坡渐迭,嘉木葱郁,近处茅舍一间,林径蜿蜒,意境高妙,一派宁静清寂意趣。
杨季初制 《 月下独酌紫砂笔筒》 RMB 586.5万
本品器身为宜兴本山绿泥制,外敷嫰黄泥为表,直腹圆形,口底相若,璧式足,足心钤印「杨季初」阳文篆书款,精严隽雅。器身以宜兴掺砂团泥抟造,五色星砂点点,望如古雅绢画。外壁以彩色泥浆堆绘〈月下独酌图〉,御器良工杨季初采用「戈」字形构图,一棵虬曲老松,贯穿全幅,诗仙李白醉态可掬,斜倚树侧,诗眼迷蒙地举杯邀月,穿过右上方的松枝,隐约可见夜云之间,明月如钩。白色酒杯与新月,遥相呼应,正是李白诗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