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分别介绍了光素、筋纹等几何类型,以及以雕塑技法呈现的植物型紫砂壶钮。本文继续为读者介绍动物型壶钮,动物类的壶钮,诸如魑龙钮、狮钮、虎钮、鱼钮、鼠钮、马钮、鹿钮、兔钮、猴钮,工艺要求栩栩如生,形神兼备。
蜀山出土紫砂狮纹模具,南京博物院藏
蜀山出土紫砂残器,南京博物院藏
蜀山出土紫砂残器,南京博物院藏
在紫砂造型艺术中,壶钮虽小,但它处于最显眼之处,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换言之,壶盖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展示台,壶钮则是台上主角,并不宥于单纯的壶盖揭拿而已。
兔钮
值得注意的是,动物因在自然界具体存在,具有较强的亲切性,所以除了作为器物装饰之外,往往被赋予吉祥寓意,尤其明清时期特别流行用寓意和谐音的方式,来体现吉祥主题,由于汉字的象形、会意、注音的特征,为吉祥图案提供了寓意转化、延伸的触角,所以同音字或谐音字所代表的自然事物,常能够表达吉祥的寓意。
猴钮
蚕钮
蚕钮
蜂钮
水族钮
水族钮
水族钮
蟹钮
蟹钮
蟹钮
牛钮
牛钮
牛钮
自宋代开始,便可见到根据同音的发音创造了许多吉祥的成语和象征,并使之造形化 。例如蝙蝠(福)、鹿(禄)、鹤(寿)、鱼(余)…等,都有特别的祥瑞象征作用。
羊角山出土紫砂残片上的松鼠钮
例如羊角山出土紫砂残片上的松鼠钮。以松鼠为主角的鼠钮,有以一松鼠构成的,有两松鼠相抱组合的。一般都装饰于松鼠葡萄壶上,与壶身纹饰相互组合成一整体。松鼠外形似鼠,长尾蓬松,嗜食松子、胡桃等果食,动作灵活,机警敏捷,活泼可爱。宜兴陶工常以松鼠葡萄、松树等组合一起,构成各种纹饰,取其「丰衣足食」的吉祥寓意。
蜀山出土紫砂残器,南京博物院藏
蜀山出土紫砂残器,南京博物院藏
立狮钮
立狮钮
立狮钮
立狮钮
立狮钮
立狮钮
立狮钮
立狮钮
立狮钮
立狮钮
立狮钮
立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狮钮
卧狮钮
卧狮钮
卧狮钮
卧狮钮
卧狮钮
卧狮钮
卧狮钮
卧狮钮
狮钮是紫砂壶盖钮式之一,狮,古作「师」,古称「狻猊」,又称「白泽」。狮子于西汉时自西域传入,被视作祥瑞之兽,也是威严与权力的象征,古人称为百兽之王,可镇邪避灾,安康吉祥。紫砂壶中的狮子常见于壶钮,从清早期到民国均见,究生动威猛,似乎也有将壶盖比拟为宅门之意,有立狮和卧狮等多种钮式,以卧姿为主,此类盖顶饰狮的「狮顶壶」自宋代开始流行,如海宁东山二号宋墓出土的〈白瓷狮顶酒壶〉即为典例。讲民间喻狮为百兽之王,具避邪之意。
鹿钮
鹿钮
鹿钮
鹿钮
在十七世纪外销欧洲的紫砂壶中,鹿常以立体捏塑的壶钮形态出现,鹿以其具有善良、慈祥、惠和的品性,在唐代便常用作装饰纹样;此外,鹿在我国古代被视为一种神兽,它与仙人相随,是长寿的象征,如《抱朴子》:「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鹿与「禄」谐音,可示官位,常被引用于「加官进禄」的吉语;猴与「侯」谐音,也常被引用为「代代封侯」、「辈辈封侯」,或与马组成「马上封侯」等;此外,尚有老鹰与熊组成的「英雄壶」,这些谐音吉语都是紫砂壶上的常用题材。
蟾蜍钮
蟾蜍钮
蟾蜍钮
蟾蜍钮
蟾蜍题材也常见于壶钮,蟾蜍,亦称「蟾蠩」、「詹诸」,古称「月精」,传为奔月的仙女嫦娥所化。作为吉祥物的蟾蜍并非自然界中形态丑陋的癞蛤蟆,而是传说中的仙虫,古人认为蟾蜍为神物,可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视为祥瑞之物。有趣的是,包含紫砂壶在内的工艺品上的蟾蜍均作三足蟾,这是依据古代传说,月中的蟾蜍如日中之乌,均为三脚,乃称「三足蟾」。民间相信三足蟾兆财富,得之能使人发财致富。
明清紫砂器以龙为装饰题材的甚多,如蟠龙、夔龙、螭龙(或虺龙)等类均有所见。其中又以螭最常出现,因系民间日常所用,且以陶土塑造为主,所以部分形态并不精细严谨,常随壶身结构或工艺考虑而予简化或变形。因此有许多紫砂壶上的小兽装饰似龙非龙,或应以「异兽」称之为宜。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螭钮
以龙首作钮,历代名家邵大亨、黄玉麟、俞国良、朱可心和施福生等均有制作。一般龙首可活动,随着茶壶倒茶,龙头亦随之伸出,能伸缩吐注,别致、生动、有趣。
紫砂壶钮除了动植物型外,还有绳钮、石钮、钱钮、八卦钮等。
绳钮,蜀山出土紫砂残器,南京博物院藏
绳钮,蜀山出土紫砂残器,南京博物院藏
绳钮,蜀山出土紫砂残器,南京博物院藏
绳钮
绳钮
绳钮
钱钮
钱钮
钱钮
钱钮
钱钮
钱钮
石钮
石钮
石钮
石钮
石钮
特定壶型如包袱壶(亦称“印包壶”、“印袱壶”、“高印包壶”)搭配袱结钮,盖钮作包袱打结状,一般壶钮、壶盖、壶身,形成一个整体包袱形,三者不可分割。制作包袱钮,技术难度较大,稍有差错,袱褶就会不齐。
袱结钮
袱结钮
袱结钮
主要参考文献
黄健亮,《荆溪紫砂器》,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1999
黄健亮,《明清紫砂艺术》,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7
黄健亮,《荆溪朱泥-明清宜兴朱泥壶研究》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