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经常会在各地参加观摩一些茶博会、紫砂展,给人的映像是紫砂壶的质量越来越好了,这完全是工艺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发展,实际上与艺术水平的提高没有什么联系,我一再告诉我的收藏朋友,技术不等于艺术,职称不等于水平,名气不等于真实情况,行业地位更不等于作品价位。
(高庄设计,顾景舟制作的提璧壶)
很多紫砂从业人员的宣传册自述不可信,往往虚假夸张、无中生有,如出身紫砂世家,大师之徒,清华美院毕业,中国美协会员,以及一连串的获奖经历,与他本人的真实生活、创作状态,以及实际作品所要表达的东西可谓大相径庭,所以这也就造成了诸多名不副实、言不由衷的情况发生。不拿实际的作品说话一切都是虚伪的。
(陈鸣远设计制作的松段壶)
其实,紫砂作品本身就有最丰富的语言,且自带信息。自信的作者从来不需要过多阐述自己、解释自己,而是让作品本身去说话,不是靠自己的嘴巴强行为作品"代言",好的作品自会说话、会抓人眼球、会深入人心、会征服它的观众。历古以来,很多有成就的紫砂艺术家都有此类观点,包括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顾景舟、朱可心等历代大家,宜兴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说过:"一个画家最终要靠他的作品说话。"这话同样适用于紫砂艺术,而且非常贴切。
(陈鸣远设计的松竹梅三友束腰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