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茶器知识,
最新市场消息,
感悟茶器文化,
就在,
敢说真话的九叔茶器圈
茶器纵论-No.42
《【给茶器小白的心里话】:不要过度追求柴窑》
陆陆续续也蛮多朋友加我,
其中有蛮多茶器小白,
他们也会告诉我,
哪个茶器,自己买得挺后悔。
叔想了想,就写了这么一个,
【给茶器小白的心里话】,
自己买了这么些年茶器,、
以及现在回景德镇,看到,听到的茶器圈,
给刚入坑的小白一点心里话,
不构成专业,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想告诉大家的就是:
不要过度追求柴窑。
01
先申明一点哈,
叔没有踩柴窑的意思哈,
柴窑有自己的魅力所在,
只是对于小白来说,
不要过度追求柴窑。
因为景德镇有不少窑口,
就是以柴窑所见长,
不能乱说话,
挡了人家生意,
今年各行各业都在复苏。
02
打着“柴窑”做幌子,
实则非“柴窑”,
在市场上很泛滥。
先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
所谓洗澡窑,
简单来说就是,
柴窑里面没烧好,
气窑里再复烧一下,
拿出来,柴窑出品。
或者气窑里面先烧好,
放进柴窑里,再随便糊弄,
到时候开窑的时候,弄点直播,
找点新闻,剪彩活动。
好了,柴窑出品。
还有一种,就是全程“柴窑”,
烧制过程,他们都直播,
但是也可以作假,
就是下面打个孔用气枪往里面打,
看似是柴窑,其实真正的热量来源,
是来自于气……
最搞笑的是,我曾看过,
商家说是柴窑,其实就气窑烧制,
连款都是贴花的……
连最基本的手工都没有……
为什么他们明明是气窑或者混合窑,
非要披个柴窑的外衣,
无非是价位可以卖高点,
像这种产品,广泛出现在直播中,
一些中小型窑口的产品里,
大家慎重!
03
柴窑的烧制难关,早就攻破了,
柴窑的产品,
不能以“柴窑”二字作为“瑕疵”的借口。
很多人在购买“柴窑”产品的时候,
可能会有各种瑕疵,
但是商家说,
兄弟,这是柴窑,难免有瑕疵,
现在,叔告诉你,不存在的!
柴窑仅仅是个烧制过程,
非烧制上导致的瑕疵问题,
那就是料的问题咯,
或者你胎本身的问题,
那么你这个产品,不光放柴窑有瑕疵,
放气窑不一样有瑕疵?
这个菜的原材料本来就不新鲜的,
你放高压锅和微波炉里做熟来,
有区别吗?不还是坏的……
至于说到柴窑烧制的技术,
民国时期,我们的柴窑,
出品率在30%-40%,
民国和民国之前都是柴窑。
现在我们的柴窑烧制,
基本上可以达到70%,
有的甚至可以达到90%。
因为不仅是柴窑烧制技术的突破,
比如,之前的柴窑,
基本上三天以上,甚至七天,
但是现在基本上48个小时到了顶,
青花系列基本能烧好来。
并且还有一点,所谓的“素烧”,
就是胎定型后,我先素胎烧个低温,
然后再画青花,然后再柴窑烧制,
这属于技术上的提升,
保证了足够的成品率。
所以说,如果你买柴窑产品,
所谓的纯柴窑,出现不可原谅的瑕疵,
商家告诉你,这是柴窑,不可避免,
这是错误的,极端的错误。
柴窑烧出来的垃圾难道就不是垃圾了?
04
有些人,气窑都烧不好,
直接烧柴窑……
最典型的,就是柴窑的“气泡说”。
如果说是纯真柴窑,
有烧得好,也有烧得不好的,
很是很正常的。
有的人说,看柴窑,主要看气泡的分布,
所谓气窑受热均匀,柴窑不均匀,
气泡分布大小和秩序不同。
当然,这个是可以检测出,
陶瓷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来侧面佐证是否是柴窑。
但是,肉眼直接能看到气泡,
就说明柴窑的烧制技术不过关。
大家去看看博物馆的瓷器,
我们新中国之前,基本上都柴窑,
直接给皇帝的瓷器,
肉眼能直接看到气泡?
之前我们出口到海外的青花瓷,
肉眼能直接看到气泡?
包括叔自己有几个民国的民窑瓷,
上面都很少能肉眼看到气泡。
现在很多柴窑,一做出来,
直接肉眼能看到气泡,
这就是柴窑烧制技术的不行,
说难听点,就是气窑都烧不好,
直接去烧柴窑了……
当然,所有的陶瓷都有气泡,
不过是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下,
但肉眼能看到气泡的柴窑产品,
就是烧制有问题,
大家以后挑选的时候一定注意,
慎重!
05
柴窑所谓的“润”,
现在的气窑同样能做到。
你们有没有发现,
很多景德镇知名窑口,
其实是不太用纯柴窑的,
更有一些窑口是不出柴窑的,
例如某个知名窑口的窑主,
就说,用气窑一样能烧出柴窑的感觉。
这不是吹牛逼的,
这是真的,怎么烧呢?叔告诉你,
一个陶瓷,准备烧气窑还是柴窑,
上面的釉料成分都会不同,
柴窑一般用石灰釉,
气窑一般用长石釉。
但是,气窑想烧出柴窑感觉,
也直接用石灰釉,
然后模仿柴窑的温度曲线,
照样烧出来。
还有一个流传的说法,
柴窑的润是来自于松柴油脂熏瓷器,
其实是尚未被证实的结论。
柴窑烧制同样要匣钵,
不然会落灰,
匣钵就是防熏的,请问油脂如何进入,
为什么一个匣钵能防灰,
却又能让油脂进入,怎么做到的?
而且还有基本的逻辑,
六百度以后有机物全分解了,
莫来石还没形成,玻璃体还没形成,
这个油脂是怎么进入陶瓷里的呢?
柴窑里真正的润,
更多来源于气泡里的透光均匀度,
现在的气窑是可以做到的。
06
炒概念,弄情怀是不错的,
但整个行业都这么做,
就是不正之风。
陶瓷花了一千年,终于做到无污染,
江西之前是明令禁止柴窑的,
而更丧心病狂的是,
很多非柴窑和柴窑烧制技术不过关,
也打着柴窑的幌子来捞钱,
破坏环境不说,
还让广大茶器爱好者交学费,
这是不能容忍的。
叔一直以来对茶器,
不会去特别看品牌,更不会去看柴窑气窑,
还是要看产品本身的质量和美观。
这篇文章,叔是写给很多茶器小白,
大概他们比较受柴窑的观点影响深,
所以追逐柴窑去买了一些产品,
到头来,发现是交了学费,
所以,不要过度去追求柴窑。
当然,也希望行业里,
少弄点概念,少吹点牛逼,
做好自己的功课,做一点好东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