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346字,图片12张,阅读需3分钟。
一、唐三彩文化背景
在唐朝文化里融合了丰富多彩的各色民族文化,在唐三彩里就有很好的体现,千姿百态的骆驼俑,让我们置身于一望无际的丝路大漠,感受着这繁华长安城里胡商从西域经丝绸之路远道而来,负载千年;还有那些造型各异的胡人俑,他们在这里留学、经商、做仆俑或者卖艺,也为这大唐盛世写下了浓厚的异国风采。
唐朝人喜欢马,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持久的——爱马风,诗人咏马,画家绘马,连出土的唐三彩也是以马居多,这一方面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另外一方面马也是王权的象征。他们爱马的程度甚至丧心病狂到为了美观去编马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唐朝关于马的画和古物上马尾一点都不酷的原因。
对于盛唐来说,除了繁华和开放,纸醉金迷和遍地的美人也是另一大特点。关于唐朝的审美,专家们也是众说纷纭,就目前来看,出土的唐三彩女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标签,不论是形体肥硕丰腴还是亭亭玉立,都有共同的特点“大脸盘子”。有趣的是身材较纤廋的都是社会底层,而那些面如满月,特别突出下巴上赘肉的肥胖妇人则是贵妇,年龄再稍大点的都是嫔妃,身份地位很高。
其实独特的审美趣味要归结于唐代的强盛和繁荣,因为强盛和繁荣会极大的激发一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会不拘一格地接受新的事物,包括审美趋向。随着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大唐盛世早已一去不复返,但唐三彩那旺盛的生命力却历久弥新,透过唐三彩,我们穿越时光,那个统一、繁荣、开放的盛世大唐好像就在我们眼前。
二、唐三彩定义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这里的唐三彩中“三”事实上是多的意思,但因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主要分布于西安(西窑)和洛阳(东窑)。
三、唐三彩制作工艺
看似简单的唐三彩,制作起来却异常的繁琐。
1、揉泥
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
2、翻制模具
模具的好坏,决定器物的形态和素胚的烧制是否能够造型优美。
结合处划出一道道的豁口,就像中国建筑的榫卯一样,牢牢地固定在一起,这就是中国工匠的智慧。
3、阴干
成品才能入窑,对于细节的追求就是要不厌其烦的重复再重复。
4、烧素胎
泥胚在进入窑炉烧制之前,犹如水泥的颜色,但经过烈火的洗礼变得洁白如雪,这也是鉴定素胚色泽是否完美的唯一标准。但对于工匠来说,从泥胎放进去的那一刻,空气都变得紧张。(200~500度之间最容易爆)
5、上釉
唐三彩美丽的釉色让世人惊叹,从汉代的单色釉到隋代的双色釉,再到唐代的多彩釉,凝结着无数的勤劳工匠的智慧与创新。釉色在素胎上流动交融,也形成了唐三彩所特有的韵味。上釉是最关键的一步,上釉的薄厚决定着两种色彩的交融是否美丽,流淌的色彩是否自然。然而,就是因为这变化无穷的釉色总是让人如痴如醉。
6、烧釉
施以配制好的各种釉料入窑釉烧,其烧成温度约800℃。在釉色上,利用各种氧化金属为呈色剂,经煅烧后呈现出各种色彩。
7、开脸
有的人物需要再开脸,所谓的开脸就是人物的头部仿古产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经过画眉、点唇、画头发等的过程,然后这一件唐三彩的产品就算完成了。
穿越千年而来的唐三彩,是我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如今也依然绽放着大唐盛世的光芒。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我是佳逸茶具茶小逸
只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
更多茶器知识关注公众号佳逸茶具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