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紫砂壶的构造——
紫砂壶是将紫砂泥用拍打、镶接技法制作,在高氧高温状况下烧制而成。
所用紫砂泥是我们宜兴丁蜀黄龙山、青龙山特有的,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高岭岩、石英、云母屑和铁。
准确点说,宜兴周边如浙江的长兴、安徽的广德和宜兴张渚等地也有紫砂,但只有宜兴丁蜀的紫砂,才表现出双气孔的特性,可塑性好,最适合做紫砂壶。
做壶的紫砂泥需要炼制,刚开采出来的紫砂矿泥,其硬无比,性质刚烈,须露天曝晒,任凭日晒风吹雨淋,自然风化瓦解,风化时间越久越好。
经晒泥、筛选、辗碎、收集泥粉、过筛、和水搅拌、真空成条、炼制成熟泥后,放置在避阴的地方,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不令其干燥,让水份均匀分布,使泥料腐化,有机物质分解产生胶质,这种方法就是「陈腐养土」。
养土的好处是:提高可塑性,减少在成型过程和生坯阴干时的开裂,其烧制成器后表皮结晶温润,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很大。
开采出来的紫砂泥有三种自然的颜色:紫泥、红泥和绿泥。
这三种原料粉碎后,可以加水单独使用,也可以调配使用,按不同比例可以调配出不同颜色,所以被称为“富贵土”、“五色土”。
紫砂壶的基本结构包括壶身、壶盖、壶钮、壶嘴、壶把和器足。
每一部分单独成型,最后粘接在一起便构成一把完整的壶。
壶身,又称“身筒”,是紫砂壶的主体,是最重要的“容器”部分。
根据造型分为圆器、方器、筋纹器三种。
壶嘴,称为“流”, 顾名思义,这里是茶汤流出的通道,流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长短、粗细及安装位置都要恰当,流管内壁必须光滑畅通,方可使出水流畅,收水时不滴水、不流涎。
通常有直流、一弯流、二弯流、三弯流。还有鸭嘴流常见于僧帽壶。
流,是一把壶的动感所在。
壶流端部的出水口称为“嘴”。
常见的有平嘴、包嘴和舌嘴。
视线从外观转入壶内,壶嘴与壶身的交接处为“出水孔”, 有独孔、球孔和网孔。
壶盖, 是紫砂壶的大门,茶叶的出入口,分为压、嵌、截几种。
压盖:上下互压,行话称之为“天压地”。 如仿古壶、石瓢壶等。
嵌盖:两边相卡,行话称之为“地包天”。如井栏壶、柱础壶、鱼化龙壶等。
截盖:一分为二,截割上端的一小部分作为盖子。这种壶合盖后不仅大小合适,而且外轮廓线互相吻接,严丝合缝,成为一条完整的线条,故技术要求较高。如秦权壶、西施壶等。
功看盖,韵看流,紫砂壶口和盖的配合应达到“直,紧,通,转”四项要求。
“直”,是指盖的子口,要做得很直,举壶斟茶时,壶盖不会脱出。
“紧”,是指盖与口之间要做到严丝合缝,盖启自如。
“通”,是指圆形的口和盖,必须圆的极其规整,盖合时要旋转爽利。
“转”,是指方形(包括六方,八方)和筋纹的口盖,盖合时可随意盖合,即可扣合严密,纹形丝毫无差。
壶盖上的钮,亦称“的子”,为揭盖而设。钮虽小,但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变化丰富,是茗壶设计的关键部位。
常见有球形、桥形、动物肖形、瓜柄形、树桩形、一体形等。
在壶钮顶端或底侧,大都要开一个内大外小的锥形气孔。
这个小孔是调节壶内外气压平衡的,如果空气不能进入茶壶,水从壶嘴流出一点后,壶里的空气压力小,外面的空气压力大,壶里的水就倒不出来了。
壶把,用于持握。一般可将壶把分为端把、横把、提梁把几种。
“端把”,亦称“圈把”。大多数紫砂壶采用端把,使用方便,变化丰富。
壶流、壶把以壶身为轴线左右对称展开,使壶体具有端庄、安定的效果。
横把,与壶流呈90°,常用于唐羽。
“提梁”是壶把的一种特殊式样,安装在壶体上方,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提梁可分为硬提和软提两种。
硬提梁与壶身连在一起,成为整体,其优点是形式感强,透出一种高雅之气;
软提梁又称“活络提梁”,制坯时在壶的肩部做一对用来安装提梁的系纽。壶烧成后,用金属丝、细藤条、细竹根等做成半圆环,装在系纽上制成。软提梁的壶把可拆卸,便于包装运输。
壶底, 作为整把壶的基座,关系到紫砂壶的放置是否平稳,分为“一捺底、加底、钉足”三大类。
除了这些,紫砂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款识,也是壶的商标。
是用玺印盖或用刀镌刻在紫砂壶上的制作者、订制者或监制者的印记。
常在壶底、盖内、壶内、壶把根处。
历史上一直以印记的真伪来判别紫砂作者的真伪。然而自从用先进的科技手段镌刻图章以后,仅以印章来鉴别紫砂壶的真假,就不完全可靠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