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好型,看好工,如果材质不过关,那谈啥品位?不健康咋会实用?
纯正的紫砂泥“色不艳,质不腻”,如果你看见的紫砂壶表面特别干涩或者特别油亮,又或者极其细腻,没有砂感的,都应避而远之。
半手工作品
说到泥料,很多人有疑惑,据说紫砂泥资源枯竭了,是真的吗?包括朱总也曾经有问我,前几天参加紫砂讲座,和同行及紫砂协会史会长交流,确定了就储存量而言,紫砂泥足够多!是有些人借政府颁布的禁采令而误导大家,借机炒作!禁采是保护性开采,不是禁止开采!而且泥料需要陈腐,一般工厂和家庭作坊都有储存。
紫砂壶有价值,但价格多少很难被客观量化,外形看似差不多,价格却天壤之别,这在紫砂界是很正常的事。
一件好的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高矮比例,线条转折,都要力求恰如其分,多一分俗气,差一分就平庸。
这些全凭作者的感觉去控制,感觉哪里来?一句话,凭自身的艺术修养和长期的实践经验。
半手工作品
所以,请尊重每把壶,每把出自匠人之手的壶,每把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壶,然后再大致合理地做估价。
我一再强调的传统工艺就是手工壶,又分成全手工制作和半手工制作两种。
全手工,就是用制壶工具拍打镶接成型;半手工,就是在做身筒时,先拍打出大致雏形,然后放入模子中搪身筒定型,也叫“挡胚”,有一些工艺繁复的壶盖和壶把也借助于模子定型,脱模后修整,定位,明针,都和全手工是一样的。之所以使用模具,最大的原因就是使产品规范统一,提高生产效率,做出传统手工难以表达的新造型。比如汪寅仙大师的“曲壶”也有借助模具。
半手工作品
所以媛媛认为不必在全手和半手上过于纠结顶真,这两种都是“非遗”传统工艺。如果就收藏升值而论,当然全手工的更胜一筹。
选购时,有个基本概念吧,普通紫砂壶一般不会动辄上万的价格,但也不至于低到一两百包邮的价位。某宝上,比比皆是全手工,不管是几十块的还是一两百的,几乎是一片沦陷啊!由于市场公开化的竞争,导致单品价格的竞争,不看质量,不看成型工艺,价格一路下探,几乎没了底线!
已故工艺美术大师蒋蓉曾说过:“做艺如做人,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要当真做人,当真做艺,不要把造型、工艺勉强说得过去的作品给人。这样对珍藏者是极不负责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艺术上对别人负责,实际是对自己负责。”
全手工作品
却总有人利字当头,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相信有很多收藏玉石古玩的人都有曾经被骗的经历。现在作假手段与时并进,有些甚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捣乱紫砂市场的“李鬼们”就是用“机车”“手拉”“注浆”“滚压”等手法制作不是紫砂壶的紫砂壶,挂羊头卖狗肉,在市场上销售,而且铁嘴钢牙,信誓旦旦。
真想问问: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说说紫砂壶重灾区
手拉壶,出自景德镇的瓷器工艺,在有些影片中也经常能看到,陶手利用旋盘的旋转惯性将泥巴拉成型。紫砂泥不同于制陶的泥土,泥料目数粗,有颗粒存在,是不可能用这种成型法的,那就需要加入高岭土增加泥料延展性,加入玻璃水增加鲜亮度。在手拉壶内壁会有螺旋状纹路。注意:身筒一体化,没有接缝。是朱泥的重灾区。
机车壶,将一坨泥料放入模具中,然后利用轱辘车刀旋转惯性,迅速将泥片均匀分布到模具周边,大概1到2分钟,一个身筒就成型了。注意:身筒一体化,没有接缝
注浆壶,又称为“灌浆壶”,是将矿料加入高岭土、玻璃水和化工着色剂加工成糊状泥浆,利用石膏模型的吸水性,灌注冷却成型。工艺差,成本低,据说一个人一天就能生产200~300个。
如何分辨手拉、机车、注浆壶呢?说实话不好分辨,我们在探索打假,他们也在技术更新,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看见紫砂壶表面特别干涩、特别油亮、特别细腻,没有砂感的,冲泡有异味或者香味的,就要慎重了。还有商家特别强调风化老泥全手制作、太阳线清晰等字眼的,就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了。)
但是价格是摆在明面上的,很多市面上的几十块的紫砂,大部分是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所以壶友们对于超低价还赠送礼品加包邮的推销时,要多留一份心眼。造假盛行,固然是缺乏标准,监督空位,更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很多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的错误消费观念(贪图又便宜又好看),制假者美其名曰迎合了消费者需求。
所以,为了你的健康,不要捡漏,不要图便宜,更不要形而上学。
泥料看大图
有了心仪的壶,在用来泡茶待客之前,要经过一番处理,也就是行家所说的开壶。不少朋友对开壶十分迷信,轻信网络上的诸多繁琐的开壶套路,搞得神秘兮兮,疲惫不堪。实际上只要你的紫砂壶是纯正紫砂泥,真不用那么繁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