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锦葵飞扬
紫砂泰斗三年不仿是为何?
△陈列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的《风卷葵》
这是一把造型传神、技艺精湛、故事传奇的存世孤品。风在无形中定格于壶上,花在摇曳中婀娜卷曲,风卷葵一把壶的传奇。
清代嘉庆年间,浙江桐乡有户人家以制壶为生,杨氏有女名凤年,爱好壶艺,宗法规定“传男不传女”,故家族技艺不可身受,杨凤年便暗自摸索,偷师学艺。一日,大雨刚过,院子里的锦葵花在风中不停摇摆,她脑中突然闪现一把风中锦葵造型的紫砂壶。接连数日,她都待在院子里观察风中的锦葵花。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凤年不断摸索暗自完成了这把《风卷葵》的制作。生怕哥哥发现,便私下托人装窑,哪知开窑出货时却引起巨大轰动,哥哥反而连连称赞。她也成为了历史上首位著名的女紫砂艺人。
生而不凡,哪能安于平静。曲折的经历让这把壶愈加珍贵。上世纪30年代初,宜兴丁山白宕一户人家在盖房时意外发现了这一失踪许久的风卷葵壶。当时,著名陶瓷实业家、收藏家华荫堂先生以高价将其收购。
日军侵华战争时期,宜兴沦陷,早就耳闻《风卷葵》的日军驻宜兴的头目,在得知这件紫砂珍宝藏在华家后,就处心积虑想要据为己有。无奈之下,华荫堂先生只能将其送到乡下亲戚家,砌在夹墙中。为避免日军纠缠,他只能远走他乡。
辗转几年后,当时国民政府的一位高官听闻华家藏有这一珍宝,命人向华荫堂先生索取。为了不让《风卷葵》从自己手中流失,华荫堂先生只能拿出清代制壶高手邵大享制作的《掇只壶》送给这位高官,才算又一次保住了《风卷葵》。破四旧又险遭劫难,华荫棠将它放置于杂物之中才又躲过“浩劫”。
1983年,在宜兴陶瓷博物馆成立之时,华荫堂先生将这把《风卷葵》以及一把杨凤年制作的《竹段壶》无偿捐赠给了国家。就这样,这把《风卷葵》被静静地放置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展柜中,供世人欣赏。
也许是因为这件作品太完美了,使得它在往后的岁月里几度沉寂,又几经风波。它百余年的传奇经历,为这把传世之作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它还是那么典雅奇特,风姿卓越。
早在1980年,该壶的原收藏主人华荫棠先生曾借给紫砂厂陈列室。据说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想仿制一把,但时近3年,泰斗一直未动手,最后原壶奉还,谁都不知道个中原委。
有人请教顾景舟大师,问及为何不曾仿制这把《风卷葵》时,泰斗笑答:“仿像了,只不过是像而已;如果仿不像倒显出笑话,而且故人的心境和心态、故人的气质和气度,仿也确难。”
杨凤年的《风卷葵》,造型简洁明快,圆润古朴。其曲线顺畅自然,其图案规范周正,其形态生动活泼,其布局繁而不杂,其安排规而有序,是紫砂花器的传统经典之作。
后世仿制《风卷葵》者甚多,在工艺技法、造型气度、精神追求、神韵内涵上,汪寅仙的仿品当属上乘。
汪寅仙认为:杨氏《风卷葵》距今人的要求还有值得推敲之处。顾景舟支持汪寅仙,他鼓励汪寅仙把自己对历史传器的认识结合到仿品中,融进自己的艺术追求。
△汪寅仙制《风卷葵》
↑↑↑形体更圆润,更饱满。腹部圆浑,口颈稍挺,壶流清秀,壶把带棱,更显精神抖擞,韵味交加。繁而不杂,规而有序,端庄大度,圆润古朴。
△陈鸣远款《风卷葵》
↑↑↑壶身无腰线,壶流无葵叶,壶钮为葵蒂,壶身不敷葵,把下有垂耳。
△民国 • 江建祥制 《青灰砂风卷葵》
↑↑↑壶材质取天青泥,器身呈暗红泛青紫,色泽沉着大方。壶身造型取风卷葵花之形状,既应物象形,又气韵生动。而其式样是仿大亨所创造型,图案规则,做工精致,仿古式而合度,器形的工艺甜味浓厚。
△民国 • 唐凤芝制《青灰砂风卷葵》
↑↑↑壶身暗黑泛青,色泽沉着大方。壶身造型取风卷锦葵之状,仿杨凤年年式,应物象形,气韵生动。
△季益顺制《风卷葵》
△倪顺生制《风卷葵大壶》
△陈伯芳制《风卷葵大壶》
一把《风卷葵》
历经了近二百年的风雨
它的艺术神韵与沧桑经历
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显得更加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