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智先生
张守智先生,陶瓷艺术设计家、清华美院教授。2007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授予“中国陶瓷终身成就奖”。
自50年代开始,张守智先生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庆典用瓷“建国瓷”和“钓鱼台国宾馆用瓷”、外交部的“中国驻外使馆用瓷”、“人民大会堂国宴瓷”的设计和监制。
参加了70年代的外交部“国礼瓷”,国庆35周年“国庆瓷”,2002年国务院“紫光阁用瓷”、陈列瓷及礼品瓷的设计和监制工作。
张守智在紫砂设计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将现代设计理念注入传统的紫砂艺术之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守智先生与紫砂界的几位名师合作的经典名作。
▲张守智 玉璧提梁设计手稿
《玉壁提梁》是1988年张守智教授与景舟大师合作的,这件玉璧提梁,虽然制作于1988年,但却是顾景舟与高庄教授设计“提璧提梁”的阶段性成果。此壶盖参考了古代玉璧的图样,将盖面制成“谷纹玉璧”的形状,故称之为玉璧提梁壶。
该壶采用双层设计,上层盖面装饰谷纹,颗颗谷粒作萌芽之态,排列匀整有序;中间镂空,镂空的孔璧为壶钮,底部下凹,气孔开在上下的夹层之中。
每个细节都体现着设计家与大师的巧思和匠心。整个壶的构造简洁大方,如果你看了张守智先生的设计图纸并加以研究,一定会大为惊叹,从张守智先生设计图纸上写的是1987年设计的,而此壶完成在第二年,这也说明顾景舟先生在制作这把壶所花的时间与精力。
▲顾景舟 玉璧提梁壶
在壶身的部分,以玉带作为构思,多一分嫌厚,少一分则嫌薄,光彩精炼而饱满,将中国人藏精于朴、心怀天地方圆的特有内涵显露无疑。
壶嘴以非常流利的线条自壶身拔地而起,并与壶底收拢的线条和而为一,出水苍劲有力,流水及杯而溅起水花,在古璞的壶身添增一道灵气。
提梁部位采方形设计,夹角部分辅之以圆弧,与壶身玉带接合处融以简单的光面线条,使得整把提梁除结合中国人玉文化的璞、真、实、美之外,每个细节都融入了大师的巧思与工艺更而充满着灵秀之气。
▲张守智 曲壶设计手稿
曲壶是张守智于1990年设计,突破了紫砂壶艺的传统规律,是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紫砂陶艺中的体现。源于张守智先生对几何的热爱,在曲壶的创作中融入几何学中的蚌壳、蜗牛、渐开线,把艺术创作转化成了数学规律。
▲ 汪寅仙 曲壶
壶身与壶嘴、壶鋬结合,形成的整体既有线的变化,又有面的变化,线面的结合协调、柔和、变化又统一。
整个壶体静中有动,动中有动,壶嘴和提梁内部形成的虚空间对比性强,更显示壶体的轮廓美和韵律美。
▲ 张守智设计 张红华制 | 彩灯提梁壶
▲ 张守智设计 吴亚亦制 | 双线提梁壶
▲ 张守智设计 施小马制 | 智方壶
张守智:用一篇文章详尽紫砂造型美
周童 | 整理
重心与稳定性
紫砂壶的造型基本上要符合“稳”的要求,稳除指使用时的稳定外,也要求视觉上具有安定感。紫砂壶为求使用及创作上的便利,多做成圆形或对称的形体,罩造型都以形体的中心线为轴,而造型的重心就落在中轴上,从造型重心下垂的中轴线,并落在壶底的中心点(图一),所以壶底的大小就在视觉上影响壶的稳定性。
此外,壶体的肩、腹部位的变化,也影响着整体造型的重心和稳定性。如壶体比较矮,底部较大,造型重心就下降,在视觉上增加了造型的安稳或压重感。又如壶体较高,底部较小,造型的重心就沿中轴上升而产生轻巧和生动感。
以一件简单的牛盖洋桶壶为例(图二),它的形体比较高,为求造型稳重大方,所以壶底就做得较大,使其外观均称。
又如小型竹节壶(图三),它的肩腹重心位置靠上,而足根上部内敛,所以造型就显得轻巧。至于石瓢壶,它的侧立面近于正立的三角形,重心全靠在壶体底部,但壶底以三乳钉状支脚架空,使造型稳而不重。
嘴和把在壶体上的均衡
紫砂壶的嘴和把对主体的结构均衡有着很大的影响。如壶体上的嘴或把手的一方过重,或是壶把向外回转得过大,都会使造型重心偏离中轴。若嘴和把在壶体两侧的位置和空间安排不当时,也会影响造型的均衡。
一般壶嘴和壶把装配形式有:
(一)壶的嘴和把在壶体两侧以对称形式展开,罩形式具有端庄、安定的效果(图五)。
(二)壶体两侧的嘴和把都朝一方向倾斜,壶把的曲度与壶嘴的伸展方向相同,罩处理形式,在取得造型均衡的同时,也产生动感(图六)。
要取得嘴、把与壶嘴的均衡,我们要因壶嘴的造型来处理。如果壶嘴是属三弯形,我们要用“三平”手法来装置嘴和把(图七)。三平就是嘴和把的最高点要与壶口取平。此外,壶嘴所占的长方形空间要与壶把相若。有时因壶把的回转位所占的空间比嘴部为大,我们便要把壶嘴安装得比壶把稍微外倾一点,并把嘴根下部稍微提高,使它高于把的底部,以求取得整体视觉的平衡。
除三平法外,嘴和把也可依一个三角形的结构来装置。首先以壶底中心为点,以壶口为顶线,画出一个倒立的等腰三角形,以决定嘴和把的位置。这处理方法,多用在安装一弯嘴上。罩不求嘴和把在体量上相等,而是以嘴上部和把上部的曲度相呼应,并以壶口两侧至嘴、把部份相等的虚空间来取得整体的均衡。以这手法处理的一弯嘴壶有掇球壶(图八)、汉扁壶(图九)和线云壶等,它们的造型都予以人生动活泼之感。
对比与调和
紫砂壶造形设计上的对比与调和是利用壶身各部的异同来表现。壶体量的大小、造型的方圆、线条的曲直、坯质的粗幼、色彩的冷暖等,都是构成不同视觉效果的元素。紫砂壶艺中对比与调和经常是交错的使用在同一件作品上,以取得更佳的造型外观。
如一把壶的钮部和壶身,设计者往往用以小对大的手法,做成这两者在体量上的大小对比,同时又把壶钮造成壶身的形状,使两者的设计在对比中取得调和。再以四方抽角竹顶壶为例(图十),在形体和廓上,它的体面方圆结合,线条曲直并蓄,但是作者又在明确的对比中运用线、面、体等平线的过度和衔接,来取得整体造型的统一协调。
实体与虚空间
实体与虚空间是指造型体本身与形体外形相对形成的空间。恰当的虚实对比有利于加强造型的特点和装饰性,是取得造型整体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壶把在壶体上回转构成的两形空间,若可呼应主体形状或其线条的特点,则可达到加强整体感的作用。又如在壶底加上支脚,将壶体架空,加强造型下部的虚空间(图十一);或是在肩上架起提梁,增加壶体上部的虚空间,或是以简单的桥形壶钮形成壶顶的透空位,这些手法都是以虚实对比的原理以增强造型的气势。
以著名的大彬提梁壶为例(图十二),这壶的重心在壶体下部,造型稳健庄重。但通过提梁的回转,构成壶体上部的虚空间,使整体舒展大方,增加了整个造型气势。提梁所形成的完整空间,亦增加了造型的装饰感。
整体与局部
壶的口、颈、肩、腹、足、底、盖、钮、嘴、把、流等相对于整体而言都是局部。这些细部都要统一在整体设计中。它们要服从整体,并要做到与整体有机的结合。
壶的口沿、底边、圈足都是造型的局部,也是造型变化的细部。这些口沿、底边与圈足的转接线条要交待明确,干净利落,致使造型能与人明快精确的感觉(图十三)。
至于壶盖,它的结构可分为嵌盖、截盖、压盖三类(图十四a b c)。从壶口与壶盖结合上看,嵌盖和压盖结构形式变化丰富,而截盖的结构则使壶体与盖面连接一体,加强造型的整体性。但是,无论是用那种结构的壶盖,在整体造型上都要做到“贯气”,即使有肩有颈的壶体,也要注意盖面与壶体或肩部的廓相贯通。
壶钮的造型为求取得与主体的协调,设计者往往将其外形做成主体正立形或倒立形的缩小,或是主体和盖面外廓的延伸。钮部造型虽简单,但细部的处理仍要做到一丝不苟,防止呆板粗糙,钮部与盖面的衔接,应注意过度自然,防止生硬。
嘴、把和壶体的衔接形式,基本上是以相贯线和过渡线两种方法处理,紫砂工艺中称为“明”和“暗”的处理。由于紫砂以手工成型,嘴和把与主体的衔接多采用过渡的结构。采用暗接法或过渡线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嘴、把与主体衔接过渡自然,造成整体感强,如汉扁壶的嘴、把是以暗接处理(图十五),壶把和嘴部是壶体肩线的延伸,衔接自然,造型浑然一体。此外紫砂壶也有用相贯线结构结合嘴和把的,就如汉方壶的嘴和把就是用明接法处理(图十六)。这种结构,外形明确,线条交代干净利落,增强了方壶造型的鲜明特点。
紫砂壶造型的有机形态
在陶瓷生产中,自轮制成型工艺发明后,圆形器便成了器形的主流,这是因为圆器使用方便,易于生产。但是轮制成型的器物受到同心圆的制约,形体只能上下有变化,使造型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而紫砂壶则用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基本手工成型,这使宜兴陶工不单可制作圆形等类的对称形体,亦可做出许多非对称和有雕塑感的壶类。
这种有机造型的形体,具有上下、前后、左右三度空间,造型领域的扩大,使壶体的设计样式更丰富多变,花货类中的树瘿壶、束柴三友壶、南瓜壶和梅干壶(图十七)及光货类中的伏虎壶(图十八)、追月壶和小之泉壶等都是非对称形式的有机造型表现,这种造型是通过周视效果来表现其整体统一感,其设计是多层次的结构变化。
设计者把造型最富变化的线、面、体表现在壶体的主观面,通过视觉的流动,使各部分造型在连续变化中取得有机的溶合。如南瓜壶(图十九),它以视觉上的回环转向来表达自然生机的变化感和造型上的整体感。
组合套叠结构
日用陶瓷的组合套叠结构,是方便使用和存放时节省空间。组合结构除要满足实用功能外,在造型上也要取得各组合件的变化与统一。近年宜兴出产的组合套叠茶具,除符合茶具的使用功能外,更充分利用紫砂原料性能和成型工艺的长处。
以竹炉茶具为例(图二十),它以紫砂传统中最熟悉的竹为题材。在造型结构上,设计者以上段竹干的空间为容水的壶体,配上嘴、提系、竹桥盖钮等附件,做成茶壶。竹干下段则以等距分割四个方形洞口,内装四个茶杯,中心有一小盅点燃酒精,备温茶之用。造形无论是套叠起或分拆开都能达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张守智:
1932年生,河北人。擅长工艺美术。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专业毕业,后入研究班学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教授,中国工艺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著名陶瓷艺术设计家。2007年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行业终身成就奖”;紫砂“曲壶”获全国陶瓷创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