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器上釉在龙窑里烧制,出现美丽的火的痕迹,却因器物本身已经残缺而被抛弃。
随着现代人的审美观的改变、艺术家返璞归真的追求,一些被认为是残缺美的作品渐渐被人们所接受,给纯正紫砂窑变带来了新的天地,成为人们对天人合一的高境追求。窑变作品宛若天成而难遇雷同。
汲古斋窑变紫砂壶
什么是“窑变”
窑变,严格说来是指釉子的变化反应,大多是指陶瓷在烧成过程中,原料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经一定量的CO渗入作用,发生材质学结构上的转换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主要体现在色调和层次上。
汲古斋窑变紫砂壶作品
紫砂的“窑变”
紫砂“窑变”,是指紫砂壶在窑内烧制过程中,在高温状态下,窑内气体排出不畅,有部分残留,烧制完成后,残留气体对壶产生作用,造成茶壶表面变色,有不规则的变色,或有通体的变色,茶壶内仍是该壶泥料本色,但壶外已经别有洞天,形成丰富多彩的、难得的艺术效果。
它最初只是一种偶然现象,但随着紫砂制作工艺的不断成熟,制壶人慢慢寻找规律,总结经验,将偶然性变成必然性,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制作工艺。一把上好窑变紫砂壶,色彩的过渡和色彩的稀有程度是评价的关键。
汲古斋窑变紫砂壶作品
色彩过渡通过窑中气流的变化形成,是对壶体表皮的作用,中间过渡自然。烧制出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泡茶的次数增多而起着变化,有可能黄中发绿,绿中泛黄、泛红,黄的更橙,绿的更翠,红的更沉,紫中泛青,或者中间泛出各种自然的颗粒颜色,但所有的变化都是很自然的色彩变化。
色彩稀有主要是受烧制技术的极大影响,稀有而又美丽的窑变色彩是不容易出现的,如红墨黑闪耀着红色的碎星;紫泥烧成漆黑色,黑中泛红,闪着火的耀眼光泽,或变成黄色或烧成均匀的浮雕颗粒,或烧成紫红色,犹如鸡血残痕;本山绿泥烧成绿色、七彩星、棕色、翠绿色、军绿色、翠色中泛出黄色彩星,各种梨色等等,有时还会出现上釉一样的艺术效果。
汲古斋窑变紫砂壶作品
紫砂窑变,追求的是一种新的紫砂理念,给传统的紫砂添上浓浓的艺术一笔,开创了划时代的紫砂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