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紫砂壶是实用商品 , 仅仅可用作冲茶品茗,市场上能够得上艺术品的紫砂壶非常少见,艺人做一把紫砂壶,并非随心所欲,必须精心设计,谋篇布局,妥善经营,从设计到修改,从图纸到实物,是一个需要一定周期的创作过程,这其中蕴含了作者的文化积累与艺术经验积淀,同时还表现在成型工艺上的精益求精。
现代人崇尚古法制造,是有过之而不及,现在的自媒体动不动就是全手工,还有造出个奇怪的名词叫“半手工”,那另一半是脚做的吗?紫砂壶是手作之美,强调的是这个“美”字,人类的进步的标志是使用工具的进步而进步,做一把紫砂壶徒手可以完成,但现代人用计算机3D设计,数控线切割技术,更好更准确地表达出创作者的艺术思想,更方便更快捷地制造出新的审美造型,我认为不必完全排斥技术上的革新与进步。
紫砂艺术创作上也没必要一味地追求排斥使用工具,艺术创作与工艺生产是两码事,紫砂壶成为一种实用陶瓷产业,其规模成几何级数般增长,这是几十万人赖以生存的饭碗,让其用机械化模具生产没什么不好,这也让更多的人用上紫砂壶,泡出香味更浓的好茶不是更好吗?
谈到任何一把艺术的紫砂壶,都必须从材质、成型工艺、造型审美与烧成火候四个维度去分析才能得出好与不好的结论,一是突出品质的差异,第一件事就提起品质的好坏。品质差异主要是材质与制法不同。是手作还是模具,科学分类方法必须具备两种条件:一方面必须表明品质的系统性,这个主要表现在当初你是以生产实用器还是作为艺术创作之目的来完成的这把紫砂壶。
另一方面也要表明制法的系统性。同时还要抓住主要烧成气氛温度变化的系统性。艺术紫砂壶追求的是个性创造,个性化是艺术创作的生命,千篇一律的东西即使是手工制作也不会是艺术品,强调全手工成型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是一种表达方式,根本代表不了艺术水平,但宜兴人很聪明,把“全手工”贴上了高价的标签,于是美丑不分,好坏不分,只要是手工都成了高价的艺术品,这才是商业上最成功的恶。
紫砂艺术发展到今天已近六百年了,谁也不能统计出有多少种造型款式,但经典的就是那几种,掰一下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但现代人能真正做好这些经典,并能融入自己的一些理解与变化,而且能够用自己的面貌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美感,把古人的经典做成自己的经典,那就是对紫砂艺术的发展进程有所贡献,宜兴虽有十多万人从事紫砂产业,高工、大师也评了一箩筐,但这样的人物屈指可数。紫砂艺术呼唤有时代艺术创新意识的接班人,而不是只会全手工的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