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看到风里摇动的一棵植物,或者是栖息在草叶上的一只小小的昆虫,都会浮起一些联想,说是面对它们时产生了亲切感,也很恰当。
现代 蒋蓉制蟾蜍莲蓬壶 南京博物院藏
宜兴的陶艺家们把植物或者其他生物的形态设计塑制成紫砂器,除了实用,还能起到赏心悦目的作用。而这些肖形的雕塑性器皿就是人们所说的塑器,俗称「花货」。
现代 蒋蓉制蟾蜍莲蓬壶 南京博物院藏
若用较专业的描述,我们可将其定义为﹕花货—泛指对仿真自然形态的造形和带有一些浮雕、半圆雕装饰的器皿造形。例如松竹梅壶、荷花壶、莲蓬壶等,是采用提炼取舍的简化手法,将自然界的形态予以修整而成。
现代 吴纯耿制松鼠葡萄咖啡具 南京博物院藏
现代 吴纯耿制松鼠葡萄咖啡具 南京博物院藏
另外一种手法,如双线竹古壶、报春壶、松鼠葡萄壶等,则是采用象征性的艺术原则,在几何形体上以雕、镂、捏、塑等技法,在壶身配件上作变化。
清末 黄玉麟制供春壶 中国紫砂博物馆藏
在悠久的紫砂器发展历史中所记载的第一件作品-「供春壶」,就是花货。传说中的书僮供春依照银杏树瘿的形态制成了壶体,壶把就像自然弯曲的银杏枝桠,但又不是只在模拟和照搬上下死功夫,整个壶的造形既有天然妙成的神韵,又充分显示了手工捏塑的特点。
清末 黄玉麟制供春壶 故宫博物院藏
这样的设计制作完全符合当代工艺美术的设计理论,并没有停留在照搬某段树干的刻板工艺阶段。真正的供春壶并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四百多年来,历代陶人屡有制作。供春壶一直被称颂为「脱尽人巧殊众工,神工鬼斧难雷同」的艺术珍品,这是值得某些只知道在陶土上精雕细塑,而了无个人创见的现代工匠深思的。
清初 桃形砚滴 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花货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加上得天独厚的紫砂原料非常适合手工成形和雕镂捏塑,因此从古到今,人们不断有机会看到许多珍贵的花货艺术品。花货的造形可归纳为以下几类﹕自然形、几何形、象真形等。
现代 裴石民制松段壶 南京博物院藏
现代 裴石民制松段壶 南京博物院藏
现代 裴石民制松段壶 南京博物院藏
自然形的器皿就是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经过艺术加工设计成器皿造形,如将松竹梅柏桃形象制成各种树桩形的塑器,也有将瓜果花鸟虫鱼形态进行变化后塑造成自然化或图案化的造形。
清初 贴花桃形壶 南京博物院藏
清初 贴花桃形壶 南京博物院藏
清初 贴花桃形壶 南京博物院藏
几何形的花货是将自然形象化了的壶钮、盖、流和把等部件附于几何形的壶身上,或是在器物的显眼部份施以简洁的堆雕装饰,这类花货的外观,总体上仍保持着简明的几何形状。
清初 桃形水丞 故宫博物院藏
清初 桃形水丞 故宫博物院藏
清初 桃形水丞 故宫博物院藏
清初 桃形水丞 故宫博物院藏
象真形的花货利用彩色的紫砂泥及巧色的工艺将瓜果、荷花、莲蓬、昆虫等自然生物塑造成紫砂器,成品可以做到以假乱真、使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清初 圣思桃杯 南京博物院藏
清初 圣思桃杯 南京博物院藏
「桃杯」是紫砂史上另一件脍炙人口的花货名作。作者圣思遍查相关史籍未见进一步的资料,只知他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塑器高手,作品「桃杯」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其以半只桃形作为杯身,苍劲的桃梗作为杯柄,结构严谨的花果枝蔓布满全杯,玲珑有致,生动自然,老叶嫩芽,或蜷或舒,纹理清晰可数。通体精细入微,生机盎然,实可谓紫砂花货艺术的典形代表。
清初 陈鸣远制南瓜壶 南京博物院藏
清初 陈鸣远制南瓜壶 南京博物院藏
清代的紫砂花货作者陈鸣远,以构思脱俗、设色巧妙而得到同代文人汪文柏的称赞﹕「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如今收藏在南京博物院的南瓜壶就是他的代表作。南瓜壶高10.7厘米,壶体是南瓜,瓜柄为壶盖,瓜叶卷成流,壶把是瓜藤。壶身筋囊生动自然,流和壶把造形和谐统一,叶脉藤条刻划细腻。取材自然,又高于自然,既是一件很好的实用品,亦是一件对后代的陶艺家影响深远的名作。
主要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
《历代紫砂瑰宝》,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5
黄怡嘉《蒋蓉陶艺》,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0
黄怡嘉《当代紫砂名陶录》,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6
黄健亮,《明清紫砂艺术》,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7
耿宝昌,《紫砂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