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把全手掇只壶,对其造型,许多紫砂壶爱好者无感。
造型这东西,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许不可以一刀切,不能以非优即劣来判断它。
当你看着这壶,有一种吸引力开始产生,愿意花点时间去琢磨它、品味它,就说明有了“交集”,人壶之间能“交流”;如果更进一步,觉得这壶有“味道”了,可以欣赏,把玩壶的好感和乐趣,会与日俱增,壶也渐渐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如同这盖与壶身,不能长时间分开一样。
至于说紫砂泥料,我最初认为“赏型”更容易些,识别泥料更难。后来我接触紫砂壶友日多,发现能初步判断泥料的壶友数量,远多于能赏型的壶友数量。
究其原因,是“道”与“术”的问题。赏型是“道”,识泥是“术”。简言之,识别紫砂泥料是技术活儿,多看一些的近距离原矿泥料图片(如上图),自然能识砂别泥。
但“道”就不一样了,“道”像空气一样无形,寓居于“空虚”。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壶的形状,但其中的“道”是看不到的,只能悟,所以有“玩壶悟道”之说。而且,很多紫砂壶是没有“道”的,“道”无优劣,只有“有”或“无”!遗憾的是,有“道”的壶少,无“道”的壶多。(宏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