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盲症患者在紫砂圈内经常大受困扰。
紫砂壶的壶型,自明至今,可谓是浩瀚如星海,纷繁而夺目。
壶型演变之后,圆非一相,方非一式,新手表示已被绕晕,需要求助。
今天,六一堂整理了11种最容易被弄混的壶型,来帮助大家“认亲”。
学习之前,先来做道题热热身吧!
一
扁石、汉君、汉扁
01
上图中的紫砂壶型是什么?
A、汉君
B、汉扁
C、扁石
D、汉云
点击选项即可查看答案
红色为错误,绿色为正确
解析:
【扁石】
▲曼生扁石
扁石为曼生壶之一,乃是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
此壶便是典型的扁石样式,流把与肩连成一线,平肩略下溜,直腹下收与肩同。
【汉君】
▲晚清赵松亭汉君壶
某种程度上来讲,汉君与扁石其实是同一款壶。
汉君壶的整体形制与曼生扁石无二,但此式制成平盖,名为汉君壶。
扁石
汉君
壶身中腹同样平直而底下收,与肩线相同,对称和谐,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其平压盖。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平盖扁石可称之为汉君。
【汉扁】
▲程寿珍汉扁
汉扁则是汉君、扁石的变式,其传最早为咸丰、同治年间万泉氏所创,而至民国为程寿珍所发扬。
▲程寿珍汉扁
汉扁与汉君、扁石最大的不同处,便是其壶身只有一道肩线,壶中腹是直接下收的,且汉扁多为平压盖。
二
莲子、掇只、掇球
02
上图中的紫砂壶型是什么?
A、莲子
B、掇球
C、容天
D、掇只
点击选项即可查看答案
红色为错误,绿色为正确
解析:
【莲子】
莲子壶宽口垂肩,鼓腹直落,弧形盖顶与饱满的身形呼应,融为一体。
其壶把后多带垂耳,这个设计为日后区分莲子和掇球起了重要的辨识作用。
但莲子壶的整体外观轮廓是不需要局限在纯圆的概念里的,可略高或略矮。
【掇只】
▲大亨掇只
掇只为邵大亨所创,是莲子壶演变,其比莲子高挺,肩颈舒展,张弛有度,口盖略大,鼓腹下而收足。
▲掇只线圈足
【掇球】
▲程寿珍 掇球
点击查看更多
“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
掇球壶也是邵大亨创制的。依靠部件和整体的轮廓表现多元组合。
掇球的核心内涵便是几何圆的堆叠,壶身、壶钮为球体,壶盖、壶流、壶把为半球体,壶盖承上启下。
壶身与壶盖的连接拉高成壶颈,壶嘴微曲略直,冲力之势更为突出。
总结:
1. 莲子多为垂耳把,没有明显线圈足。
2. 掇只大多有明显的线圈足,可以看足分辨。
3. 掇球整体近圆,各部分都非常饱满,可以看壶盖分辨。
三
梨形、君德、思亭
03
上图中的紫砂壶型是什么?
A、孟臣
B、君德
C、思亭
D、逸公
点击选项即可查看答案
红色为错误,绿色为正确
解析:
【梨形壶】
清 朱泥梨形壶
近代的《中国古陶瓷图典》认为,“梨式壶,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代,因形状似梨而得名”。
整体比例协调,端庄而规整,线条流畅,耐人寻味。
【君德】
清 朱泥君德壶
朱泥壶中有『君德』一式,因壶工张君德而名。
呈鼓腹矮梨形,壶身扁而不塌,身浅且口阔,三弯壶流与壶口高度持平,出水顺畅。
▲清 乾隆 平盖君德壶
此壶形是在君德壶的基础上改制,君德式壶身,椭圆形珠钮下设底座并自然嵌入平盖面。
【思亭】
陆思亭,与张君德一样,其所制思亭壶同样为如今的一款经典朱泥壶式。
犹如少女亭亭玉立而不失端庄、稳重,俊秀而不失典雅,广受壶友喜爱。
因其所制作的梨形壶“脖子”较长,思亭就成了高身梨形壶的代名词。
四
井栏、汉铎
04
上图中的紫砂壶型是什么?
A、汉铎
B、井栏
点击选项即可查看答案
红色为错误,绿色为正确
解析:
▲点击查看更多井栏壶
井栏壶分为高井栏、矮井栏和方井栏。
其中矮井栏和方井栏和汉铎壶很容易区分,最不好区分是汉铎壶和高井栏壶。
高井栏
汉铎
区别一:壶身身筒
汉铎壶的壶身从下往上有一个弧度向里收缩的变化;
高井栏壶从下往上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
井栏:身筒上下口基本一致
汉铎:壶身有一些向里收缩的变化
区别二:壶钮、壶把、壶嘴
壶嘴:
汉铎壶一般是直流嘴,表现出刚强果敢;
井栏壶一般为弯流嘴,表现出柔和。
高井栏
汉铎
壶把:
汉铎壶在壶把上一般为耳式环把。
井栏壶一般为飞把,就是在把的位置有一个像翅膀一样飞天的装饰变化。
高井栏
汉铎
壶钮:
汉铎壶壶钮上有一个圆环的特殊标志。
井栏壶一般是没有的。
高井栏
汉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