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壶的人都期望买到好的壶,那么怎样才能买到好的紫砂壶呢?对于业余爱壶者,首先心里要有自己的一杆秤,把握紫砂壶的优劣,看工艺水平的高低。因为一把好壶,如果工艺水平高那么其他方面也差不到哪去,如果工艺水平都差的话,那么其他方面也好不到哪里去。
1. 壶盖的子口(壶墙的泥圈)高度,常见尺寸多在10mm左右,倒茶时会有落帽之忧。个人观点,以大于15mm为适宜,有些壶型,口盖大者,子口高度增至18~20mm也无妨。较高的子口,在泡铁时,还兼有下压茶叶的功能。
2. 壶盖子口的泥圈厚度,常见尺寸多在1mm左右,有些工手或许为显示其制作功力,有意制作的更薄,甚至只有0.7~0.8mm,(薄胎壶除外),殊不知,太薄的子口强度不够,在壶盖频繁开、合及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磕碰坏。个人观点,子口的泥圈厚度以1.5mm左右为适宜,有些壶型,口盖大者,子口的泥圈厚 度增至1.8mm也无妨。
3. 壶盖(座片)的边缘和壶口(坨子)的内、外边缘,要做倒角或圆角处理,使边缘线条钝化。因为较锐的边缘,极易在磕碰后形成或大或小的缺口,影响壶的品相。
4. 壶盖的形状,要选择不容易积垢、易于清洁的那种,(花货和特殊壶型除外),有利于擦洗和泡养,脸面清爽。
5. 壶盖上的“钮”,也称“的子”,其大小和形状要便于拿捏稳当。若壶盖因此而落地,其性质等同于人头落地,壶缘尽矣。有些壶型没有“的子”,更应注意壶盖的拿捏方式,要知道,泡茶时,壶盖会非常烫手的。
6. 紫砂壶的胎体厚度,以厚实者为佳。一则,符合宜兴紫砂壶古朴雅拙的厚重的质感,二则,壶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可抵御不可预计的外力伤害,以确保“长命百岁”。砂壶烧成后的胎体厚度,通常在1.5mm~3mm,甚至以上。
7. 流的根部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壶的出水。流的根部位置若接近壶底,则水压充足,出水有力,并可减少倒水时壶的口盖部溢出茶水的机会;流的根部位置若接近壶口,水压会有所欠缺,倒水时,壶身的倾侧角度增大,口盖部溢水的可能也随之增加。
8. 壶的嘴型也要稍加留意,尖、长、薄的壶嘴,容易受伤;粗、短、厚的壶嘴,比较“强壮”。流管内要干净平滑。
9. 壶的出水孔,常见的有三种:独孔、球孔、网孔。个人观点,网孔最为适宜;独孔倒茶水时拦不茶叶;球孔有碍壶内的清洁工作,孔密壳薄,易碎会掉。
10. 壶内网孔的孔径,不宜选取密而小的。因孔径过小,水流经过时会受到水的张力影响,阻力增加,流速下降,动能减少,出水不爽。这个以实际效果为主。
11. 壶内网孔区域内的小孔分布要均匀,且网孔区域的中心,应与壶嘴的中心线对齐,彻底消除出水水流偏斜、泛花的潜在因素。
12. 壶底和内壁是否处理的干净平整,有无残留的泥点和泥块,即俗称的“推墙刮底”,此项处理工序,是衡量一个工手“功力”的重要标准。
13.壶嘴与壶身的连接:整体造型上,做工好的回嘴就像是在一个气球揪出一块来,与壶身是一体相连的感觉,没有丝毫突兀,此外壶嘴的出水口要圆。而且在连接处泥料融合自然,与壶身浑然一体。如若不然,你来看,壶嘴明显是从外硬塞到壶身上,连接处痕迹分明,好似一张血盆大口,够凶恶,够硌心的。
14.壶把的弧度:壶把除了与壶身同出一体的要求之外,还要注重弧度。你看把圈内沿的弧度,一定要柔和、顺势。什么叫顺势?有弧度的线条就有走势,按照这个自然的走势,一根线条如果应该按照60度方向继续延伸,可实际却一下拐到了45度的路线上,这时候你会觉得这个角拐的不自然,好像突然来了个转折。这就是不柔和、不顺势。
15.口盖的紧密:口盖严丝合缝当然是最好的,但一般来说很少有能达到这个要求的,因为口与盖在烧制中会收缩,很难保持最后会一致。所以口盖有一定松动是正常的,不用苛求。但明显太大了自然是做工不到位。有很多人会转动壶盖听声音,口盖摩擦声音柔和的自然好,但不怎么柔和也不能说明做工不到,使用一段时间后,口盖也会慢慢和顺起来。对于壶盖来说,子口一定要直、均匀,要与壶口配合紧密,不能卡。
16.壶口边沿规整:做工好的,壶口边沿薄厚一致,沿内表面上下齐整,中规中矩,不是此起彼伏,胡乱粗糙。壶口边沿越规整越好,另外还要看壶口边沿上截面要光滑,不能露青。什么叫露青?一把壶的严格烧制至少要经过两遍,第一遍出窑之后要在壶口截面上抹一层泥再烧一遍,没有做或做的不好,那截面就会坦白出泥料的砂质和本相,这种现象就是露青。露青的口盖磨损就会增加,转动的声音也不会很柔顺。
17.壶内干净:用心的做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壶内也不例外。好的做工,壶内一定会处理的干净利落,不会痕迹杂乱,像幅印象派的油画。壶内出水口也会非常规矩、整齐,方便的还会在出水口的边上做出倾斜的倒角,这样出水才能更顺畅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