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仿仲尼琴
看到这架琴
很多人想听到它的声音
它的珍贵之处在于
它是传世唯一的紫砂胎仿仲尼式琴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 于
紫砂仿仲尼琴
○
○
紫砂,通常情况下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壶制品以及大小型摆件,如果用它来制作一把琴,可能会略显笨重。
不过,紫砂仿仲尼琴的出现着实引起文物界和紫砂界一阵轰动,这把琴的所有部件几乎完好无损,而且极有可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此作为传世唯一紫砂胎仿仲尼式琴。通体施鳝鱼黄釉并有打磨痕,多处露出胎色。起项处、轸槽以及雁足孔未上釉,露出紫砂胎。
琴徽填以白釉,雁足与轸均皆为白玉。龙唇、岳山、轸槽、雁足孔等未施釉,露出紫砂胎。
龙池内以篆书刻「维沙陶瓦,制从鸿蒙。鸢飞鱼跃,为歌南风」四句诗。
琴首系丝线穗七根,每一丝穗各系一玉珠,琴背的凤沼处亦有“修身理性”四字。
琴首镌刻乾隆皇帝咏《宋瓷琴》御制诗——
“龈额恢恢太古器,形模不假雷霄制,易漆以陶岂无为,我于重华窥其义,谏者十人争小事,不如渭徵初所试,焦尾断纹浑可弃,五弦七弦惟汝置,元音澹泊从兹嗣,譬如佺羡面之粹,冲以内养无火气。”
该诗为乾隆御诗《宋瓷琴》,从诗尾“乾隆丙寅秋八月御赏览题句”得出此诗为乾隆十一年,1746年8月所作。
并落「乾隆御赏」、「几暇怡情」两枚钤印。
乾隆帝亲自题诗咏宋瓷琴,可见对紫砂仿仲尼琴的重视,不过他误断了这把琴的质地,认为是一把陶瓷琴,而且当时故宫人士也一致认为是陶瓷制品,直至去年的紫砂展览,才被人们重新认识。
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将这把琴定为清乾隆,修身理性款紫砂茶叶末釉琴,对于紫砂仿仲尼琴的断代,争议也比较大,各说法不一。但它确实是世间独一无二的,没有可比性,也无法估值。
乾隆十一年(1746)皇帝降旨宫廷刻手朱彩在琴首镌刻御制诗,为此琴加配「锦囊漆匣」,是目前所能追溯到的最早流传记录。
此陶琴能否弹奏出悠扬清远的音乐,仍然有待商榷。
但,无可置疑地,它是宜兴陶工使用紫砂土,经过手作拍打、捏塑完成的作品。
关 于
仲 尼 琴
○
○
仲尼式古琴是最常见的一种古琴形制,由于它的名字叫“仲尼”,所以会让人马上想到孔子。
不论是否孔子设计,命名都很恰当,因为它外观简洁而线条流畅、观感含蓄而大方,这种造型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中庸内敛的风格。
仲尼式琴首为最常见的方首,琴颈、肩处内收一斜下的圆弧,腰部内收一方条,除此之外,没有变化。
整体简洁大方,弧度有方有圆。此琴式是历代存世名琴中最多的一种形制。
仲尼式古琴之所以流行,原因大致有三:一因美观;二因易造;三因寓意。
此样式琴体美观,符合当时及现在的大众审美,所以琴人多喜爱;又因其简洁,所以斫琴难度不大,目前普通的练习琴也是多为仲尼式;三是仲尼式寓意丰富,其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不谋而合。琴为文人修身养性之器,其样式一旦与孔子有所牵连,便更得几分文人之爱。
▲唐琴——梅花落(仲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