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步骤与要领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1-18

最爱看滚水入茶,沉浮流转,其景恰如南朝梁元帝的《归来寺碑铭》:“九苑萌枯,三昧叶卷,疏树摇落,翻流清浅。”  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古人称之为“点茶”,是唐、宋时兴起的一种沏茶方法。  点茶的意趣,在于一个“点”字。茶艺师先用瓶煎水,并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陆续注入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而后执壶往茶盏有节奏地点水,而且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点茶人还... 查看全文 >

淡中有味,点茶三昧(淡中有味点茶三昧)

专题目录

01.红茶冲泡的要领(论述红茶的冲泡要领)

红茶冲泡的要领: 1、冲泡红茶的水温在85-95度左右,细嫩的茶开香时,用90度的山泉水冲泡,第二泡以后水温可以掌握在80-85度;尽量不要用隔夜的自来水、二度煮沸的水或保温瓶内的热水。2、往壶或盖碗中注入沸水时,要以渐歇的方式先温杯烫盏,再投茶,注水沿杯壁冲泡,避免水温变化太大,烫熟茶叶,破坏茶多酚物质含量。3、第一次冲泡红茶的时间大约是40秒左右,依泡红茶的次数递减。4、可依个人喜好,在... 查看全文 >

02.普洱熟茶的冲泡要领(普洱生熟茶的冲泡要领)

泡新茶时,为尽可能屏蔽渥堆味,注水时水流要低缓、稳定,减少茶叶在壶、碗中的翻腾激荡。这样泡出的茶汤软、粘,呈现出豆沙汤一样柔软、沙润的口感,而气味则较浅淡。陈年熟茶采用低冲旋转的注水方法。低冲时水流在空气中降温最少,水与叶底的激荡较大;旋转注入则提高了茶叶各部位接触水的均匀性。这样泡出的茶汤,汤色红亮,滋味圆厚、温润。泡熟茶每次出汤时,一定要沥干水份,不要留根。第一泡出汤也要迅速。到最后几泡时,宜... 查看全文 >

03.茶席设计四要领(茶席设计的要领)

茶席如何布置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也是一门学问,曾在茶叶科技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的刘勤晋教授在其负责编撰的茶文化学一书中提出,茶席布置其实有四大要领可循。1.主角是茶,人是配角茶席是表现茶汤之美的舞台,是为方便泡茶、奉茶、饮茶而设置的,目的是能使主人展现茶汤之美,宾客欣赏茶汤之美。因此茶席设计时的聚焦点是茶,人是展现茶味、茶境的助手。2.简单明了,突显主题茶席设计时,要先确定所要表现的主题,再用为... 查看全文 >

04.玩转点茶法,宋代那些君王大咖们到底是如何点茶的?(内附步骤)

上篇文章《宋代茶文化,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础》说到宋代的点茶法。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 查看全文 >

05.《梦华录》里的宋代点茶步骤及正伪

宋代饮茶方式种类很多,并存于宋代人的茶生活之中,其中的点茶,依赖于宋代文人雅士诗词书画的传播为今人所广知。建叔在这儿必须要补充的是,在宋代喝散茶(草茶)的人也大有人在,而且并不卑贱,这一点可能出乎很多的人的意料。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考古发掘出的一件铜质渣斗上面有残留的数十颗茶芽痕迹,独立成颗,能看的出来芽头肥大细嫩,即是宋人喝散茶的明证。因为龙团凤饼的制作有一个环节是捣茶,即把蒸好的茶叶捣烂再压饼... 查看全文 >

06.茶与艺术——唤醒沉睡的宋代点茶

聊起茶,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是茶叶、茶水、茶具这些与“茶好喝与否”直接相关的事情,这也是我们现代茶人特别关注的方面。 但实际上,中国的茶文化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并非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华夏各个朝代民族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相连的纽带,并且随着家国历史一起不断演变。 而我们今天的主题,便是在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宋朝孕育出的独特茶艺“宋代点茶”。 那么,点茶是什么?它又从何而来?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喝茶... 查看全文 >

07.唐宋时期人们是这样喝茶的,煎茶法和点茶法详细步骤,来了

在中国的历史中出现过两个茶叶的盛世,一是唐,一是宋。 那么在唐、宋这两个茶叶的盛世中,人们是如何的品茶呢?在这个秋冬,我们能不能重现这两杯特殊的茶饮呢? 唐代——煎茶 煎茶盛行于唐代中叶,陆羽在《茶经》中曾大力提倡。 具体步骤如下: 1.备器 唐朝二十四器:风炉、筥、炭挝、火策、鍑、交床、纸囊、碾、拂末、罗合、则、夹、水方、漉水囊、瓢、竹荚、鹾簋、揭、熟盂、碗、畚、扎、涤方、渣方、巾、具列... 查看全文 >

08.宋代点茶茶具12件图片_点茶茶具介绍

宋代审安老人选取的点茶道茶具12种,又称为“十二先生”,包括烘茶炉、茶臼、茶碾、茶磨、水杓、茶罗、茶帚、盏托、茶盏、汤瓶、茶筅、茶巾。今天普茶网就来盘点一下宋代点茶茶具12件图片,以及这些茶具的特性和功用。1、韦鸿胪名文鼎,字景旸,号四窗闲叟。韦鸿胪指的是炙茶用的烘茶炉。古代竹简多用“韦编”,即用皮绳编连竹板,故以“韦”为姓。又因茶焙乃编竹围盖之,取“韦”为姓,谐音“围”。鸿胪原为掌朝庆贺吊之官,... 查看全文 >

猜你喜欢

普洱茶正品商城

买普洱茶·上茶窝网!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优惠多多

马上去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