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使得人们对苏轼留下了爱酒的印象。其实,苏轼爱酒却并不善饮,他曾作诗自嘲“吾少时望见酒杯而醉”。而对于茶则不一样,连夜办公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 写词咏诗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 睡前梦醒也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
查看全文 >
导读: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叶自古就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饮品。有些老人甚至说:茶酒不分家。唐代诗人李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诗人。他在历史上又留下了怎样的作品?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大唐开始茶兴,李白潇洒浪漫,爱酒也好茶,诗以咏茶,茶以咏水,给世人留下“太白佳泉品”的茶话,成为重要的茶史资料,咏茶名篇,传颂千古。 以茶入诗,茶以清兴,以茶抒情,茶以志怀,是历代诗人们的情趣与优雅。尽管神农尝百草发...
查看全文 >
作为物质文化的茶和精神文化的饮茶,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与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茶入诗、以茶入词、以茶入歌、以茶编舞、以茶入画、以茶入戏、以茶入小说,几乎遍及一切文学艺术形式。早在晋代就有诗人杜育、文学家左思等人写下了咏茶诗赋多篇。唐代以降,如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皮日休等人的咏茶诗更是灿烂辉煌,光照人间。倘若有人编选一部“中国历代咏茶诗词”,恐怕非止百万字。 古人所写咏茶诗词,固有表达闲情意...
查看全文 >
在我国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涉及茶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比比皆是,可谓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这些作品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茶诗》五代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尝新茶》北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汲江煎茶》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
查看全文 >
我们皆知,苏轼是个大才子。1056年,苏洵带着弟弟苏轼和苏辙进京科考。那一年,苏轼21岁,正是意气风发、倜傥风流的好年华。果不其然,满腹才华的苏轼凭着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了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那文中字句的清新洒脱,让当时的很多人绝口称赞。但由于苏轼与欧阳修的弟子曾巩有所来往,为了避嫌,苏轼只得了第二名。 一时间苏轼声名大噪,名动京师。每有新作,就会立刻传遍京城。正是他大展身手之时,家中传...
查看全文 >
白茶清欢无别事,高山流水赋新诗琴棋书画诗酒茶花,为中国古代名士七雅。自古茶客多奇思,而诗人也多喜好饮茶,尤其唐宋之时,受王朝经济繁荣发展的推动,茶诗也骤然增多。当我们翻阅唐诗时,不难发现有关茶的佳作俯拾皆是。而这其中,最为茶人所津津乐道的一首茶诗莫过于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
查看全文 >
武夷岩茶重水求香,但香气也丰富多变,也是最能杯喝茶人捕捉,从而总结一泡茶的特点。早在明朝就有张源(1595年)在《茶录》中说:香有真香,有兰香,有清香,有纯香。表里如一,曰纯香。不生不熟,曰清香。茶叶香气是茶叶的挥发性气体,它即能代表初制加工中鲜叶采摘的嫩度、制作过程芳香物质和茶多酚等其他物质的氧化或转化程度,各制作步骤间优劣处理过程,火候(火功)等。又代表了各品种间所具有的品种香是否得到充分的体...
查看全文 >
茶诗首次出现在进入八世纪王维所处的时代。唐代以前的诗中,谈茶的非常少。从《茶经》例举的左思的《娇女诗》以及张孟阳(张载)的《登成都楼诗》以及查阅《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等辑佚书来看,晋代以来咏茶的诗实际上只有上述的两个例子。如从《洛阳伽兰记》看到的,在南北朝时期,茶(茗饮)是南朝人代表性的饮料,而南朝的诗人们对茶竟然无所表示,不能不令人感到意外。其原因只好推测,或许唐以前的茶仅仅只是作为饮食物的作料...
查看全文 >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也逐渐形成了以制茶饮茶为主的文化。自古至现代,茶的记录很多,茶的种类也很多,古代对茶书的作品也有很多记录,关于茶的种植和生产也有很多文化。而且中国的茶艺自古以来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至今茶已成为一种自然科学,并形成了独立的体系,成为一种人文科学文化。而且茶用于饮茶,对身体有较好的功效,同时也是一种很有趣、能陶冶情操的社交活动。由于茶的历史文化比...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