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产业取得的成就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1-13

茶叶标准与法规书名:《茶叶标准与法规》全国茶标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茶院院长尹祎全国茶标委副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联合主编出版时间:2021年元月基本信息书名:茶叶标准与法规(普通高等教育茶学专业教材)书号:978-7-5184-2802-1主编:尹祎,刘仲华定价:52元特色国内首部,原创新编;基于国家级茶叶标准化技术平台编创;茶叶标准化教学、科研、实践核心专家团队共同参与。内容简介本教... 查看全文 >

系统规范权威茶叶标准与法规对中国茶产业的推进意义会很大

专题目录

01.凤庆县茶产业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凤庆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茶产业是凤庆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县有32.55万茶农种植茶叶,茶园面积50余万亩。凤庆县深入贯彻中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云南省委政府打造“三张牌”战略,深入推进茶产业发展。 近年来,为了提升全县的茶园管理水平,凤庆县发挥地域特色、资源优势,以绿色、有机作为茶产业的突破点和着力点,把全县茶园建设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根据中国绿色食品中心批复,凤庆于... 查看全文 >

02.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忧虑(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茶叶之所以难以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其根本在于缺乏“品牌”。我国虽然名茶林立,但这些辉煌却并没有造就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世界级茶叶品牌。而要让中国“名茶”真正变为世界“品牌茶”,更远不只是加一个“牌子”而已。突出表现在: 一、名茶多,缺品牌。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名茶名气很响亮,售价也很高,“茶王”的拍卖价远远高过黄金,但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则很难分辨茶叶品牌,极少... 查看全文 >

03.中国茶产业发展的思索(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

以品牌战略为纽带的市场竞争最终要从鱼龙混杂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表现若不能在大范围覆盖和占有市场份额上取得突破,资源整合和引领市场的宏伟目标将失去依托。中国茶产业再创辉煌的远大目标仍需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我们分明已经听到巨人归来的空谷足音。 一、贯彻品牌战略 多少年来,我国的茶叶市场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井、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 查看全文 >

04.各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2019年各省两会中,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反映百姓心声,助力国家发展。各省的茶人代表也不例外,为两会带去了深思熟虑的提案议案。我们聚焦两会茶人新声音,洞悉茶界新动向,了解时代新趋势,或可给茶产业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各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一、福建:引进高新技术,推动茶产业精细化福建省政协委员李方在福建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关注“福建茶产业转型升级 问题”。李方认为,虽然福建省... 查看全文 >

05.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专题解读——茶叶产业主体建设

经济主体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能够自主设计行为目标、自由选择行为方式、独立负责行为后果并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动的经济有机体。从宏观角度看,可以分为三大类:政府、企业、个人。在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主体则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企业作为经济行为的中坚力量,在宏观和微观概念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一个产业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主体。茶叶企业作为整个茶叶产业的核心,在“十三五”期间持续发展,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绩,令... 查看全文 >

06.九江濂溪区茶协 孔令健:多措并举 小茶叶成就大产业

​青山、绿水、红土地……江西茶与生俱来就有着地域的优越性。上有最适合茶叶生长的黄金纬度,下有“好山好水出好茶”的独特地貌。茶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可以关联到器具空间,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承载和呈现独有的文化内涵。但是,江西茶却长期以来“叫好不叫座”,一直处于有好产品、无好品牌的尴尬局面。茶叶品牌的多少和强弱,代表着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认可度,也是竞争力的体现。选择安全、放心、优质的茶叶已然成为顾... 查看全文 >

07.中茶祝贺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佳绩,为国家体育事业贡献“中茶”力量

8月8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东京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8金,32银,18铜的优异成绩,圆满收官。在此中茶向每一个奋斗者致敬,并祝贺中国体育健儿再创佳绩,早在2019年中茶就与国家体育训练局签约合作,中茶产品成为国家队运动员备战保障产品,保障国家队运动员的饮茶需求。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国家队运动员封闭训练,中茶第一时间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为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送上以贫困县原料... 查看全文 >

08.安化:一片树叶成就一个大产业

图为安化县马路镇湖南坡村有机茶园。李绍勇摄(人民视觉)  湖南益阳市安化县,因茶设县,因黑茶而闻名。然而,由于当地黑茶产业粗放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一度步入低谷,茶园面积锐减。  传统黑茶产业如何焕发新活力?近年来,安化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提升茶产业发展质量,走茶旅融合发展道路。如今,安化县种茶面积达到36万亩,年产茶叶近9万吨,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超过220亿元,1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茶脱贫。  产... 查看全文 >

09.茶叶科技进展|茶树对土壤氮空间异质性的适应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氮素对茶树产量与茶叶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茶园土壤氮素空间异质性普遍存在,长期的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和肥料的条状浅施导致土壤中氮素的空间分异加剧。并且,茶园普遍采用的双行双株侧窝种植模式会加剧土壤氮素的空间异质性。因此,探析茶树对土壤氮空间异质性的适应机制十分重要。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遗传育种团队成浩课题组,对茶树耐氮贫瘠的生理和分子响应机制做了系统研究,在茶树对土壤氮空间异质性的适... 查看全文 >

猜你喜欢

普洱茶正品商城

买普洱茶·上茶窝网!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优惠多多

马上去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