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世界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1-01

中国有句俗话“清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了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用品。不仅汉族如此,我国少数民族也有许多独特的饮茶习俗,当今世界上有一半人口有饮茶的习惯,茶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饮料。 中国是茶树的故乡。茶(Camellia Sinensis)属山茶科,常绿灌木。高约1.5—2米,它的叶子长,呈椭圆形,有小锯齿,开五瓣小白花,果实扁圆,成熟时裂开有种子散出,每年春季... 查看全文 >

茶的史话

专题目录

01.99傣文青饼详解:88青饼的传世嫡系产品,90年代7542收官之作

市面上以中茶命名的7542产品众多,真正称为经典的,除了88青饼以外,99傣文青饼亦堪称完美典范,是世纪之交的明星茶品。 ▲99傣文青饼 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品牌普洱茶鉴别、购买、存放、冲泡等专业干货知识,尽在微信公众号“藏品普洱”,敬请关注。 一、99傣文青饼:内飞上的奥秘99傣文青饼,全称为“傣文生态青饼”,指的是国营勐海茶厂于1999... 查看全文 >

02.什么茶叶的保质期最长?(什么茶叶的保质期最长)

喝茶有益健康,但是喝了过期的茶不但对身体没好处,还会有损身体健康。 茶叶到底可以放多久?   绿茶   绿茶的保质期最短,一般来说,常温下保质期在1年左右。当然,如果你是土豪,拥有一个专门储存绿茶的冰箱的话,保质期的时间可以延长到18个月左右。   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保质期比较长,可以保存2年以上。不过一般来说就算保存较为得当,2年以上也会有... 查看全文 >

03.茶香中心慢慢沉静下来

 无论大隐于市,还是小隐于野,人都要喝茶。     茶道从始至终追寻的境界应该就是心境平和。     一杯茶在手,不管它是等级如何,滋味如何,是否名贵?    在品饮的那一刻,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静。    它依然还只是那一杯茶,再没有别的。     你的全身心都投入到那一杯茶里面,它... 查看全文 >

04.泡茶,是我们修炼心性的最佳选择

亲动手泡茶饮,是越来越多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途径之一。从口味的偏好到泡茶的习惯,茶都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东西。但个性化并非置茶道于不顾,完全自由发挥。 比如《茶经》中说,煮水时有三沸,分别是“鱼目、涌泉连珠、腾波鼓浪”,初沸为上,若过了三沸,水就老了,冲泡出的茶味也将受到影响。同样,若泡茶时桌面杂乱不堪,茶器也没有很好清洁,这些都与茶之性洁相悖,必将大大破坏一泡好茶的气场。... 查看全文 >

05.茶,该是人间的哪一味呢?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被茶着了魂的女子,岂止是懂得茶的心事?茶,是没有心事的。他说,自古清茗似美人。她不语,不代表不疑惑,就是不问。问,何须屈子的壮志,未酬之心固然高扬,又何必投身涟涟江水? 清水可以洗尘,如清风拂面般舒爽。是的,肌肤的肮脏去了,花下的容颜舒展了,可那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呢?除非佛祖真的显灵,或者仙子今晚就踩着凌波微步前来叩响窗棂。否则,纵然有一颗超凡脱俗之心,纵然寂寞在月下开出... 查看全文 >

06.茶是灵魂之饮(茶是灵魂之饮,水是生命之源)

茶是灵魂之饮,不能等闲视之。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真正能够坐下来,用闲适的心情喝茶、品茶,或者在不远的将来,体味茶之心、茶之韵。给自己泡一杯茶,享受一种悠闲、一种淡然,一种宁静,欣赏着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游走。 一颗颗茶粒慢慢地舒展开了,绿叶的舞蹈,在水中幻化着茶山的宁静和淡泊,幻化着生命的沉重和轻盈,与清水的融合,与清水的共舞,让她散发出淡雅的清香,那是一种梦想与... 查看全文 >

07.茶香识女人(茶香识女人下句是什么)

从来都以为,茶是一种最经典的植物。生于青山,长于幽谷,结庐林间。从唐人陆羽的《茶经》走出,饮尽山灵水秀,自然也就意蕴人间风情了。每每捧盏独品,总不由地心骛八极。苏轼云:“从来佳茗似佳人”。在茶清雅的氤氲里,有了许多丰富的意味在缭绕。 最爱的是茉莉香片。那隔了一季的花香,虽是经过培制翻炒等工序,闻来却依旧生动如初。仿佛初恋情怀的芳醇。茶气中,有如少年季节重回,一素衣少女隔了岸浅笑低吟。 淡... 查看全文 >

08.如何科学饮茶才可以保护胃?

喝茶养胃还是伤胃在茶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些人说喝茶伤胃也有些人说喝茶养胃,喝茶到底是养胃还是伤胃呢? 胃是一个坚实的袋状物,位于肺部下方的上腹部。这个袋子的壁叫胃壁,由3层组织构成,内层是粘膜层,中间是肌层,外层是浆膜层。粘膜层有胃腺,负责分泌黏液、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的酸性很强,当食团进入胃中时,胃酸开始大量分泌,可使胃中的pH值降到2以下。胃蛋白酶作用是消化分解蛋白质。黏液起到润... 查看全文 >

09.普洱茶产地南迁之谜

宁洱县黎明乡埋有宝藏的传言似乎正在应验——当村民们将“镰刀对弯镗,黑山对亮山,哪个能识破,能得财宝千千万”这条寻宝秘笈口口相传几代人之后,竟在一次意外的耕作中得以验证。 尽管在旁人眼中,那些长眠在仙人村委会“大古洞”地下的“宝藏”实在算不上有档次的珍品。但在当地普洱茶历史研究者看来,这些“宝藏”为何人所埋?其拥有者的真实身份和背后的故事究竟是什么?都与揭开普洱茶南迁之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查看全文 >

猜你喜欢

普洱茶正品商城

买普洱茶·上茶窝网!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优惠多多

马上去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