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饮茶,大致始于神农时代,时至今日,已有4000多年历史。品茶已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并衍生出“品茶”的雅致。 “品”字有三口,这就意味着在用到“品”这种饮鉴方式时,需要一口一口慢慢喝,用心体味品饮对象。笔者认为,“品茶”应分三口品,一品在境,二品在味,三品在情。 一品在境 一品,饮茶需要环境。“饮茶”和“环境”这两个条件看似有先后顺序,实则是个双向命题。先创造环境再喝茶,...
查看全文 >
让一泡茶难喝的办法,就是将水直接浇注在茶叶上。 想要泡一壶好茶,这不光光只依靠好壶和好茶的,更需要自身的泡茶技巧。 如果你认为泡茶就是将沸水直接浇注到茶叶上,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那么怎样才能泡出好茶? 注水的原则 注水的手法可以分解为执壶高低、水柱粗细和注水点三个部分。而这三个部分最终对茶汤的影响又体现在水的冲击力大小、水与茶的接触均匀...
查看全文 >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
查看全文 >
目前,关于茶文化的许多名词术语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混乱的认识,茶艺界有许多人常常将茶道、茶德、茶艺混为一谈,弄不清茶道和茶艺的区别,如有的叫茶艺馆,有的叫茶道馆。有的称茶艺表演,有的称茶道表演。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加以界定,以求取得统一的认识。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茶艺、茶道和茶德问题。 茶艺 “茶艺”一词最早出现于七十年代的台湾。当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出现茶文化复兴浪潮之后,开1978年酝酿...
查看全文 >
在唐代以前,茶叶的利用、饮用,开始是生煮羹饮或晒干收藏,而后多以捣叶做成饼茶,或是蒸叶捣碎制成团茶,因此在唐代以前已出现晒干散茶和团饼茶。 唐代之初,蒸青团茶已成为主要茶类,也有晒干的叶茶(类似现代的白茶)。唐朝陆羽所着《茶经·六之饮》中称:“饮有觕(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可见当时已出现四种茶叶,但按现代的制茶科学来认识,这四种茶均属蒸青绿茶。 宋代开始,除保留传统的蒸青团茶以...
查看全文 >
广东潮州、汕头品功夫茶,早先崇尚的是乌龙茶中的福建安溪铁观音,使之成为功夫茶中之佳选。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凤凰水仙系乌龙茶的崛起,它就成为潮汕功夫茶的最主要茶品之一。 凤凰水仙系乌龙茶主产于潮汕凤凰山区,海拔多在1100米以上,最高的潮州乌岽山达1498米。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层深厚,云雾多、日照短,是理想的植茶之地。相传南宋末年宋帝赵昺流亡至凤凰山,口渴难耐,曾采摘当地茶树烹制...
查看全文 >
Q 问茶:能用茶水服药吗? A 解答: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在多数情况下,不主张用茶水服药。西药,诸如某些含铁的药物(如:硫酸亚铁、碳酸亚铁等)、含铝的药物(如:氢氧化铝等)。此类药物遇到茶汤中多酚类物质会产生结合沉淀,影响药效。中草药,诸如麻黄、黄连等一般也不宜与茶水混饮。 然而,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利尿剂、降血脂、降血糖药物时,一般可以用茶水送服。例如服用维生素C后饮茶, 茶...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