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茶山
云南的气候环境独特,
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
加上部分茶种与生长型态各异,
各茶山茶菁茶质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喝杯沱茶,
看漫话茶山跟你娓娓道来。
云南地形气候环境特殊,高纬度、高海拔,低纬度、低海拔的一致性,加上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其主要表现特点为:
1.区域性差异分明,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2.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3.雨量充沛、旱雨季分明,降雨量北少南多,分布不均。
在这样条件下,加上部分茶种与生长型态不同,各茶山茶菁茶质有明显不同特质。若以相同茶种、生长型态、制程等相同客观条件下,云南茶区出现「北苦南涩」、「东柔西刚」的特质。
普洱茶由于产区不同,加工工艺和口感也不尽相同。
●
易武茶区的地位
●
易武古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属于六大茶山的东部片区,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腊茶山在内,因面积较大,也有人将易武茶山称为易武茶区。在曹仲益先生生前的回忆文章写道:“六大茶山易武占一山半。”这也说明历史上易武茶山的面积在六大茶山中居首位。
●
易武茶区的历史
●
关于六大茶山的地名,史书中有不同的记载,清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中有漫撒无易武,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中漫撒换为易武,茶山地名的更换,折射出个茶山的兴衰和茶叶加工、交易中心的转移。
易武地名为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因易武有个花蛇洞地名由此而得。易武在唐代属于南诏银生节度使节度管辖,元代属车里军民路,明代属车里宣慰司,明隆庆四年车里宣慰将其辖地划分为十二个版纳时,易武与倚邦、整董合为一个版纳,称版纳董,汉话则称茶山版纳。
清顺治十八年,吴三桂将易武、倚邦划入元江府,清康熙三年吴三桂重新将易武、倚邦划回车里宣慰司管辖。清雍正七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车里宣慰司所辖的澜沧江以东的六个版纳划归普洱府,易武也随之划归普洱府,易武茶山成为普洱府的贡茶收采地。进入民国后,易武划归镇越县,1930年易武街成为镇越县治所驻地。
易武是云南著名的古茶区,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濮人(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种茶,易武的漫撒山现还保存有几十亩树围超过1.5米,树高大达20多米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这片特大型古茶园茶树树龄已超过千年。
●
易武茶区的地理优势
●
易武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温度17.7℃左右,年降雨量在1800-2100毫米之间,是大叶种普洱茶理想的生长地。位于东径101°21′20″—101°35′54″,北纬21°21′10″—22°5′20″。海拔656—2023米,东面中部高,南北西三面低。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海拔1433米,最低的纳么田点海拔为730米。海拔差异大,气候立体型,不同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使之具有温暖、较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
易武常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均日照时数1600—2200小时,年降雨900—1600毫米,年平均气温常保持17.7℃,土肥、年活动积温6000℃以上,利于茶树生长的温度15—23℃,一年200天以上。使易武成为森林覆盖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区域之一。纵观易武地形、地势、地貌,山多谷多,海拔900米以下热带气候的地区约占全乡面积的20—30%,其余为海拔900—2023米的亚热带气候山区。全区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之地。
注:部分内容来源于郝连奇、浦绍柳《普洱帝国》、詹英佩《普洱茶原产地 西双版纳》
撰文︱技术中心
编辑︱勿空
图片︱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