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盛产香槟,墨西哥的龙舌兰酒闻名,意大利的奶酪和帕尔马火腿令人垂涎,而如果中国也想以独特优质的食品享誉世界,那就会是普洱茶。”
2009年,时代周刊发表了《普洱茶——中国下一个抢手货?》的文章,对来自云南的普洱茶给予高度评价,也让很多国人意识到了海外普洱茶的发展之迅速。
西方世界为什么会对普洱茶青睐有加?普洱茶在海外诸多国家的发展,都经历了哪些阶段?普洱茶的海外复兴之路,真的是一帆风顺吗?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普洱茶在海外发展的那些年。
产地遇冷的尴尬事实
1993年,韩国中国普洱茶研所教授,资深普洱茶学者姜育发横跨千山万水,第一次来到世界茶源普洱市,怀着朝圣的心情走访了这里的山川河泽。
然而当他走上街头,随机询问当地的路人:“你知道普洱茶吗?”绝大多数人却一头雾水,姜育发有些惊讶,也为普洱茶在自己故乡的失落感到落魄。
2000年,港台第一波普洱茶热潮,已经传到了广东等沿海地区,姜育发再次来到云南,这一次他做了充足的准备,前往省城昆明做问卷调查。
但调查的结果更让他感到沮丧:几百份的调查问卷显示,昆明街头上,接近98%的人还是不知道普洱茶,而剩下的2%也只是听说过普洱茶,但从未实际品尝。
姜育发的发现绝不是个例,实际上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普洱茶在港台及沿海地区逐渐兴起时,却从未将这股消费热潮传到自己的家乡——云南。
说得更明确一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普洱茶都是由外在力量推动前行的,作为传统消费市场,港台地区长期把持着普洱茶的话语权。
随着普洱茶热度的不断升温,日韩等东亚地区,法德等欧美地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才开始了此起彼伏的普洱茶热。
海外的普洱茶热潮持续了十多年后,才在21世纪初反哺内陆地区,以出口转内销的回流形式,点燃了新一轮的普洱茶热潮,世界性的普洱茶文化交流即将拉来序幕。
普洱茶的海内外交流
1993年,云南思茅作为主办方,创办了第一届中国普洱茶节,和国际普洱茶研讨会,并首次邀请一众海外茶人参会,虽然规模较小,但却是一次良好的交流起点。
2002年,云南西双版纳作为主办方,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以前交流为主的探讨范围不同的是,这次会议的主题更加严谨迫切。
虽然当时整个普洱茶行业都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统一标准,香港、台湾、东南亚、云南等地区对普洱茶的概念解释,出现了诸多分歧,阻碍了行业的有序发展。
而在这场会议中,各地区代表为维护自己利益,都拿出了真才实学,也是在这个时候,内地茶界才意识到由于起步较早,海外茶人在诸多领域已经领先业界。
充分讨论后,各地的专家学者对云南普洱茶的概念达成统一,并于次年出台了普洱茶地方标准,结束了长期以来普洱茶生产无标可依的窘境。
2005年,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评选出了全球普洱茶十杰,其中就有来自法国的销法沱“伯乐”甘普尔,和在当地调查后,为普洱茶遇冷落泪的韩国学者姜育发。
自此,得益于海外茶人的踊跃参与,西方媒体的广泛报道,内陆市场的蓬勃发展,云南茶企的海外开拓,普洱茶行业进入到了全新的世界性发展阶段。
2008年,同庆号普洱茶作为“国礼茶”,被温家宝总理赠送给来访的英国首相戈登•布朗。
2009年,“G20”峰会期间,云南普洱茶企生产的“龙润普洱•国礼茶”,被我国外交部赠予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
继往开来的发展远景
纵观近半个世纪的海外普洱茶发展史,共有三个历史性的普洱茶热潮节点,值得茶友们共同回望:
20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第一轮海外普洱茶热潮。标志是销法沱这一普洱熟茶在欧洲市场爆火,Y562、Y671、421等“吉幸”牌普洱茶在日本热销。
1998年至2001年,德国吹起一股普洱茶热,并迅速波及到邻近的牙利和奥地利等国家,虽然持续周期较短,但还是起到了普洱茶的海外宣传作用。
2006年以后,是第三轮海外普洱茶热潮。大陆普洱茶投资热传到了韩国,马来西亚首次出现海外仓储——“大马仓”,吸引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当然,在这三次热潮之外,普洱茶的海外也有不少低谷时期,整个复兴之路称不上顺风顺水,将来也面临着以下诸多挑战:
首先是文化方面,中国与诸多海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广泛的文化差异,比如当年销法沱虽然在法国爆火,但法国人是以药物的身份看待普洱茶的。
其次是产品方面,以欧盟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于农产品进口的检验标准一直十分严格,而国内生产的很多产品,其实都是达不到出口海外的标准的。
最后是国际形势,中国综合国力腾飞,人民币持续升值,再加上美国近几年一直在有意制造中美意识形态对立,这些都对普洱茶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普洱茶需上下而求索。在国内发展日益完善的今天,如何走好普洱茶海外复兴之路,将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