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四川江油,我们知道,这是伟大唐代诗人李白故里。说到李白,我们会想到他是一位“事成笑傲凌沧州”的诗仙,是一位“会须一饮三百杯”的酒仙,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剑仙。
青少年李白在故乡江油(唐代乃绵州昌明县)必然与茶结缘,就像与酒结缘一样。
我曾经有文章说,李白25岁出川,27岁结婚。在唐代简直属于晚婚了。但青少年李白诗歌,甚至在蜀诗歌中都没有李白婚恋痕迹。但这并不等于在李白青少年就没有男女恋情。从人之常情来推,李白的早年恋爱就像如鱼在水一般自然,只是没有流露在诗歌里,或者,那些诗歌散轶了。
李白写酒的诗歌很多,写茶的诗歌很少。公元752年,李白51岁,写下《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这是李白创作的一首咏茶诗。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鸦。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公元755年,李白54岁。年底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当年夏天游当涂。《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诗中有“茗酌待幽客,珍盘荐雕梅。”之描写。
李白25岁出川,此前没有关于茶的描写。但是,从安旗先生(女)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可见,李白25岁之前诗歌中也没有出现“酒”。
诗歌中没出现“酒”,并不等于李白25岁之前不喝酒。
诗歌中没出现“茶”,并不等于李白25岁之前不喝茶。
江油产茶的历史可上溯至唐代,陆羽的《茶经》、李肇的《唐国史补》上都记载有绵州昌明产茶。白居易诗云:“渴尝一盏绿昌明”。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载:“茶之贵白,东坡能言之,独绵州昌明茶色绿”。“绿昌明”为历史上四川八大名茶之一。元代以后,昌明茶逐渐衰落。
李白生卒年是701年到762年。陆羽生卒年是733—804年。陆羽小李白32岁。既然陆羽《茶经》里出现“昌明茶”,自然“昌明茶”已经经过了多年的积淀和影响,才会被载入陆羽的《茶经》。所以,李白青少年时期在江油的生活,与昌明茶,这是绝对可能的。
另外,茶与道教结缘很久。道教信奉的三皇之一“农业之神”——神农氏就是最早使用茶者,道教认为神农寻茶的过程就是寻找长生之药,所以道教徒皆认为“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茶是“草木之仙骨”。
隋唐时期,官方道教兴盛发达。唐朝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规定道教为三教之首。唐玄宗尤其崇信道教,加封老子尊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以《道德经》为科举考试科目。四川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东汉后期,张陵,弃官学道,入大邑鹤鸣山修炼,“得咒鬼之术书”,成为道教的创立人“祖天师”。在唐代皇室大力扶持下,道教兴盛,蜀中高道辈出,名重全国。初、盛唐时,蜀中又有王玄览、李荣(绵州人氏)等著名道士,因此,绵州昌明受道家思想重要影响,其势必然。道教的理想是修炼成仙,为此选择幽静秀美的名山大川作为修道养生之地,谓之洞天福地,四川即有着许多仙真修道的福地。现江油市著名旅游景区窦圌山,有着所谓丹霞地貌,适合修道升仙,即为当时道教修仙养真的处所之一。
唐朝佛教、道教兴盛,僧道不仅成为茶的主要消费者,也成为茶道、茶艺的重要倡导者。无论佛教道教,其修养祈祷活动,都有赖于茶。
李白在《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路途中,怎不会“日高人困漫思茶”呢?
同样是写于江油的诗歌《赠江油尉》中——
岚光深院里,傍砌水泠泠。
野燕巢官舍。溪云入古厅。
日斜孤吏过,帘卷乱峰青。
五色神仙尉,焚香读道经。
恬然生活,悠然自适,沐浴焚香,闲读道经。此刻喝茶自然比喝酒更为适合。
由此可见,李白早年与茶结缘并不是无稽之谈,而是在情理之中。
2019,5,11夜
(本图文来源:龙桥书院,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