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驰名世界,其中尤以大红袍品质最佳,被称为“岩茶之王”,名扬海内外。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大红袍的前世今生!
一、大红袍脱胎于武夷茶
明永乐十七年( 1419),曾经赍送朝廷敕封天心庵为“永乐禅寺”书的胡滢,奉旨南巡江浙、湖广诸府时,再次入武夷…,夜宿天心禅寺,品饮天心寺院茶时,写下《夜宿大心寺》:“云浮山际掩禅院,月倘天心透客居;幽境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
作者描述夜宿天心寺,品红袍时的情景,可见当时天心禅寺的寺院茶就已经冠上“红袍”之名,此时大红袍为武夷炒青散茶,这是大红袍茶名最早见于诗词。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5),武夷名僧的《武夷茶歌》云:“景泰年间荼久荒,嗣后岩茶亦渐生。”说明武夷岩茶的做青法已经形成。“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天气,鼎中笼上炉火红,心闲手敏工夫细。”叙述了武夷岩茶的栽培、采制工艺。
清道光年间,著名学者郑光祖在《一斑录·杂述》( 1893)卷四里写道:“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说明“红袍”在十九世纪已经成为名茶,此时正值武夷岩茶黄金时代,“红袍”闻名于海内外。《一斑录》是大红袍创制有据可查的第一手资料。
蒋希召于1921年成书的《蒋叔南游记》第一集“武夷山游记”中写道:“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数两”。到了1931年,天心寺住持觉思和尚大力宣传岩茶名丛,大红袍由此身价百倍,大红袍名声由闽南茶商传向港澳及东南亚。
1940年,当时的福建省政府授命张天福在武夷山创办福建示范茶厂。张天福办厂之始,亲率茶叶专家廖存仁、吴心友和林馥泉等人深入山中,逐峰逐岩逐厂调查,探明生产大红袍的有天心岩、宝国岩、宝石岩、碧石岩四家茶厂。
张天福在碧石岩茶厂试制岩茶成功,南侨领袖陈嘉庚品尝之后说:“贵厂以武夷茶质之佳(大红袍),以科学方法培养,新法制造,弘扬了武夷岩茶,则民事之利,未可限量”(陈嘉庚《南侨回忆录》)。
后因产权问题,没有继续出产大红袍,但由林馥泉执笔编写了《武夷山茶叶生产制造与运销》一书。
1942年福建示范茶厂改为中央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吴觉农任所长。他亲自制订《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对武夷岩茶进行一系列调查,在寺僧的许可下得见真本大红袍,并参与天心禅寺制作大红袍的过程,把制作技艺记录下来,公诸于世:
临近崇安解放时,寺院僧侣道人,纷纷离开武夷山,寺舍为山中茶工占住,天心禅寺留守龙辉和尚,无力管理茶园。大红袍等名丛,为山中茶工、茶农采摘精光,天心寺茶厂倒闭。龙辉虽是制茶僧人,只好采摘少量茶芽,制少许茶叶自用。
二、建国后大红袍发展轨迹
建同初期,“大红袍仍为天心庙产,但无人管理,被附近茶农私摘私制”,当时任天心土改小组组长傅志美说:“因大红袍名气太大,如果继续由僧人管理,其管理力度不够。”他把情况反映到县府:崇安县政府为此曾召开有关部门协商大红袍归管问题,但并没有落实。
1953年福建省劳改厅黄土农场成立,崇安县政府为保护武夷岩茶等五大名丛,决定将大红袍名丛区以及九龙窠一带的茶山,划归国家劳改农场管理。
1959年,崇安县政府在武夷山天游峰创建崇安县茶叶科学研究所,时任县委书记的康通监亲自兼任所长,茶叶局长周文礼与茶叶工作者开始研究当地名丛,但重点在肉桂茶。
1963年崇安县综合农场成立,黄土劳改农场原管辖的“九龙窠、钟鼓岩、燕子窠、猩子桥、田厂、水帘洞路口、溪子边、内鬼洞”等茶园划归综合农场,由制茶师傅陈礼乐、焙茶师傅陈渭书两人负责专门制作大红袍。
由丁当时政府把大红袍列入重点保护,不准随便采摘焙制和随意繁殖,成品大红袍每年产量仅400~500克,制好后由农场负责人检验包装,盖上封口印章(其中有场长、专业人员、生产、焙制负责人的印章),派专人送到县政府等地以作招待贵宾之用,并无销售。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研人员陈文怀到武夷山蹲点,对大红袍进行研究,后剪枝带回杭州,扦插繁殖成大红袍茶树,鲜叶试制绿茶,品质清香、味浓、爽口,并有特殊风格。(陈文怀《茶之趣·岩韵花香武夷茶》)。
“1963年春,在崇安县政府支持下,省茶科所派技术人员谢庆梓等来到武夷山。在僧人及当地技术员配合下,从3株大红袍中采集到正本(中间一株)副本(两旁)的母树上剪枝各10株带回研究。研究员黄修岩将其剪成4l株茶苗,于苗圃繁殖,成活14株(正本苗11株)。
自1964至1995年间,他采用每年选优“正交”繁育种苗,并作适应性试验栽培。在这30年间逐年从新育的茶树上采摘少量鲜叶,制出0.1~0.2公斤的正丛大红袍。
每年用新育的新产品与止本大红袍及其他名丛进行对照性鉴评,终于首次选育出最优的与母本(正丛)相同的大红袍良种(冯廷俭等《珍稀品种大红袍选育与推广研究》)。这是武夷岩茶大红袍无性繁殖的开始。
1980年,武夷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大红袍名丛,在九龙窠建立名丛圃的同时,于大红袍原处补植母株大红袍2丛,故大红袍现有母株共6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红袍群体在岩山茶园,有较大面积栽培,逐年扩大。国内一些茶叶科研、教学单位源源引种。”(罗盛才《武夷岩茶名丛录》)。
1981年,武夷山茶叶试验场改为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在御茶园旧址垦建名丛观察园,茶叶局生产科王其贤,用规格石分亩筑砌,一亩一坪共五坪,每坪以五大名丛为主,分种30多个品种,于是开展五大名丛的试验,育苗40多株向全市推广(王其贤《趣谈武夷茶》)。
1993年11月从福建省茶科所引回5株正本大红袍茶苗,种植在武夷山市茶科所御茶园的观察园,次年开始繁育苗木,并且开始向茶叶生产单位批发。
1994年12月,福建省科委通过大红袍无性繁殖和加工技术成果鉴定,专家们一致认定:“大红袍无性繁殖后,保持了母本的优良品质特征,已达到国内先进繁殖水平,在武夷茶区以及周边茶区可以推广。”
1995年,为了加强九龙窠大红袍母树保护,武夷山市政府委托市茶科所对大红袍母树进行保护管理。
2003年前后,福建省茶科所和武夷山市茶科所选育的新大红袍在茶叶市场露面,受到茶叶爱好者的喜爱,大红袍茶园面积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上,明清以来长期为天心禅寺所有。建国以后,武夷大红袍从寺院茶走向民间,经过60年的科学发展,今已大面积推广,成为武夷山当家茶树品种(品系)。
本文来源:
中国茶叶2010年02期 巩志
配图自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