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36峰72洞99岩,岩岩生茶,无岩不茶。
但于世人所知以外武夷山景区内有些坑涧的岩茶,并不逊色于“三坑两涧”。
核心产区“三坑两涧”知名度的形成,与人类早期活动和景区开发有关,类似的地向地貌,在武夷山79平方公里内,也并不鲜见。
一次自发的走山,却无意间成全了我一次不期而遇的访茶。
这条路线从北次路口附近的宝树堂进,经青狮岩、状元岭、刘官寨、斑竹窠和碧石岩,从黄柏出,行程11.3公里,遍布古道沿线的幽谷深坑里的茶园,让我啧啧称奇,想到被闻名遐迩的“三坑两涧”所埋没的诸山场,不禁心下为之大鸣不平。
宝树屯往青狮岩进发的路上,地势开阔,听说青狮岩半山处有处岩洞,于是辟路而上,小憩之处果然是别有洞天,从外往里走的小道仅可容身一人,抬头仰望很有“一线天”的味道,更令人称奇的是,岩壁的外洞口竟然呈茶叶的形状,真是造化神奇。
站在此处极目眺望,远处的茶山尽收眼底,葱翠欲滴,阳光照射下浓酽得化不开,像一幅天然的油画,让人观瞻之余,不禁想肋生双翅,遨游其上,几乎忘却了我们只是山间的一个不速之客。
越过两山夹峙的状元岭口,悠长的古道尽头,一片古茶园跃人眼帘,幽谷深坑中,这里绿树成荫,古树参天,藤萝密布,茶叶的鲜香合着各种不知名的花草香,扑面而来,倏忽间沁人心脾,虽然已过茶期,古道边的树还垂缀着满枝残红,我跟同来的伴说:大家看,这里的山场环境,跟牛栏坑比也是不相上下吧?
老天爷一定是公平的,尤其是武夷山这个山水灵秀之地,老夭爷不可能厚此薄彼,把岩茶的风味让“三坑两涧”独独给抢去了。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岩茶的山场,当然也难以避免因行销乏术而致埋名的情况了。
快到碧石岩的路上,我们有发现一处依山形而修造的茶圃。
这处茶圃也是砌石围田,几簇茶苗植种在一起,也完全符合盆栽式茶园的景观特点,如果把它旁边的溪流,换成九龙窠上那一道天成的泉水渠,再如法炮制刻上“大红袍”三个字,让没有去过实地的人来看的话,那是几可乱真的。
而这,不正体现着前人劳作的智慧,凝结着前人辟荒的劳动成果吗?
一路翻山越岭,终于抵达碧石岩茶场了。
在这里守山是一对江西夫妇,男主人姓邱,突然迎来了我们这些山外客,邱师傅饶有兴趣地跟我们说起,建于古道观旧址的碧石岩茶场的一些陈年旧事。
只有在这里,才真心生出“武夷山人人都是故事家”的体会。
我们在那儿呆得时间最长,这不是行脚的疲乏羁绊了我们的脚步,也不是宋代建筑的遗构引起了我们的惆怅,而是我们舍不得离开这里,我们愿意留下来,以山间的芭蕉林为伴,栖宿在这起伏错落的吊脚木楼,晚间听风月晨时啜清露…
武夷山有处崖刻“真山水”,按道家的理解,真有得道的意思,而真山水则有山水得道的意味。
这东西一路,虽然鲜有崖刻碑林等人文古迹,但这一路的山水茶园,用自然本朴的生态展现了一种宠辱不惊的姿态,别说各地闻岩茶之名而远道前来的茶人,就是武夷山本地的土著,又何曾把这一块山水茶园,挂在嘴上津津乐道呢?
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不难领会到武夷岩茶:前人垦山筚路蓝缕,后人事茶含辛茹苦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一次不经意的穿越,成全了我一次不期而遇的访茶。
这茶访得,让我觉得有所值,有所思,有所愿……
此文仅为大家介绍关于武夷山的茶、盏与山水、文化和历史,文总结自前人,多为编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烦请关注【武夷岩茶课堂】,你想知道的告诉我,凡我所知,知无不言,我所不知,查尽资料,为你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