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雷引发的节气!
惊蛰在二十四节气中排行第三,在每年公历3月5日—7日之间。最初它叫“启蛰”。到了西汉,人们为了避开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就将“启蛰”改为“惊蛰”。“蛰”是指入冬之后,藏入土中不吃不喝的小虫子。
春雷一响,沉眠在土里的虫子都醒了过来,所以这个节气叫做惊蛰。当然,今天我们知道,这个说法只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虫子自然是听不见雷声的,之所以醒来是日渐升温的气温和地温变化的结果。
“蛰虫惊而出走”,惊蛰,是一个和百虫相关的节气。说惊蛰前后,初雷滚滚,百虫复苏,在我国很多地方,在惊蛰前后,都形成了一些和百虫有关的习俗。所以,惊蛰的习俗也多和驱虫、杀虫有关。
惊蛰,百虫复苏
比如在江苏的邗江一带,有个照蚊虫的习俗。在惊蛰这天的晚上,当地人要点燃春节祭祀的时候留下的红蜡烛,然后拿着在屋里、院子里到处照,还要念念有词:“惊蛰照蚊虫,一照影无踪”云云,据说这样可以驱走蚊虫。然后呢,当地人还会把送灶王爷时留下的糯米加糖炒成饭吃掉,叫做“炒虫儿”,就好像把虫子吃掉了一样。
在江西、广西的一些地方,当地人有用撒石灰的方式驱虫的习俗,墙根屋角都要撒遍,据说这是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遗泽。有的地方还要把住宅周围全都撒上石灰,还要撒出一把弓的形状,这可能是远古某种巫术的遗存吧。而在湖南的醴陵地区,当地人有惊蛰时节在屋里放鞭炮的习俗,叫做“爆惊蛰”,有吓跑虫子的意思。
春雷隆隆,惊醒的可不只是地里的虫子。依农时而论,惊蛰也标志着春播的开始,耕作的农民也要忙起来了。而对我们每一个工作、学习的普通人来说,寒冷而蛰伏的冬季已经过去,伴随着阵阵春雷,大家也该打起精神好好生活了吧?
版权声明:本文归茶小赖(littlelai)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