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小茶区,这里有远在天边的小感觉,它几乎在易武的最边上。差不多是距离易武乡政府最远的一个区域。所以,这是个相对更为让茶人陌生的地方。
这里和易武相隔50多公里。如果不是因为天门山茶区的存在,很多茶人也不会到这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从普洱市进入易武的时候,一路常规的风景会让你想打瞌睡。
在天气好的时段,开车也能进去寨子里,进茶园的话,还是有距离的。
我在想,如何才能将一个茶写得更加有优美的意境。尝试着,却总不能。因为,当我深入进去茶区之后。总不能忘记成本这个东西。
比如远在天边的天门山,很多时候就会有高不可及的价格。
一个人再次喝天门山的时候已是6月了。是特意再找出来回忆一下味道。这个时间点,生茶的热情已过。
茶,回归到了拿来喝的一杯茶。
在昆明,喝茶心情会放松一些。不似在4月的茶山上,不买点茶心里感觉有点难受。
天门山有很多小茶区地块。应该来说。这是一个区域。这和薄荷塘不同。薄荷塘有公认的核心茶地。而天门山则情况复杂。所以,更考验着做茶人的制茶准则。
这也造成了可能有很多种不同味道的天门山。不同味道的原因有海拨原因,树年龄,生态,种植方式等。
今年春天时,选择了从北向南。因为是想先将天门山这个产品搞定。
原来的合作人说,今年天门山鲜叶涨得比较多。去年的卖价还拿不到今年的成本。他放弃了。
所以,我又得重新梳理一次货源的问题,放弃利润,先将产品做好再说。
天门山还是标准的易武大叶种外形,梗长,持嫩度好,偏瘦。具体来说,处在曼撒茶区,再具体说,又处在曼撒和老挝这个位置点上。细节之处,和易武和曼撒都有很多不同。它其实已处在易武的边上了。
简单的从香气上来讲,天门上区域的香气和麻黑区域有比较大的不同。
更多的是:
水路细滑,清雅内敛,然后悄悄的回甘。
在韵味方面,或许是一个有自已特点的口感特点,这个感觉集中在两颊之处,有自己独特的幽香感觉。这和不远处的曼松有共同点。但也不同。和不远处的弯弓的感觉也有大不同。
涩度方面,不重,细比较之下类似古六山的涩度还是一定存在,或许更多。可能更偏向老挝茶的感觉。但不会太久,化得快。
山野气韵方面有更厚重的感觉。这一点有时感觉和蛮砖有点相近。
这个口感的感觉,用易武核心区域做参照的话。有一点玄幻感。有时感觉很像,有时感觉很不像。似与不似之间,想我们总想起路边的古老的倮德土司的一些暗色彩的老建筑和一些身穿黑色民族服装的老人,虽然也不多了。这个感觉和不远处的瑶族,香堂族明显不同。或许更接近老挝那些流浪的民族。
这个春茶,喝了很多版本的天门山。这还是亲自在在原产地小区域加春茶这两个维度喝的。如果放大到全国,那基本很难辨别了。但总体来说,价格偏高是总体感觉。
希望能找到天门山更有些性价比的茶地。
=====================================
以下内容整理自网络
易武马叭寨天门山古茶林位于易武乡曼乃村马叭(pia,三声)寨,与弯弓、薄荷塘紧密相连。紧邻老挝。天门山名如其地势,平均海拔在1600米左右,山势险峻,站在天门山向下看,入眼群山连绵,云雾缭绕。
天门山和薄荷塘、弯弓、丁家寨、一扇磨处在同一山系,直线距离都不太远。从易武牌坊出来右转,往江城方向行走约52公里,到朱石河检查站再往右转,走4—5公里,即到马叭寨子。
易武天门山古茶园位于易武镇曼乃村马叭(pia,三声)上寨,紧邻老挝。从易武牌坊出来右转,往江城方向行走约52公里,到朱石河检查站再往右转,走4-5公里,即到马叭寨子。
站在天门山山顶眺望,很容易发现,天门山和薄荷塘、弯弓、丁家寨、一扇磨处在同一山系,直线距离都不太远。从口感上仔细品鉴,也是如此,味道相当熟悉,入口饱满,苦涩度低,醇和香甜,但很难说和哪个山头或寨子的类似或一样,只能说这应该是上好的易武古树茶。
易武天门山古茶园距离寨子看着近,走着远。这里古木参天,生态环境一流。而古茶树即分布在海拔1400—1600米的大山中,需先乘摩托,再步行,最近的也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到。说是林,其实茶树甚少有连成片的,都是一小块一小块,具体有多少块,老百姓自己也没有统计过。
易武天门山比邻边境,综合立体生态良好,熟悉他的茶友并不太多,天门山以其柔和、甘甜、内敛、清雅,茶性外柔内刚而征服了众多普洱玩家的芳心
本文文字为带剑行者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带剑行者,十年医药人,八年普洱茶人,大臻普洱茶大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