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绿茶.mp35:14来自请你喝杯湖北茶
唐代朝廷贡品
与茶圣陆羽的不解佛缘
据《大悟县志》记载,大悟县茶树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产茶有1000多年历史。从唐代起,大悟茶就为朝廷贡品。清末,大悟绿茶因其独特的品质,跻身当时的名茶之列。
至今,在大悟县黄龙寺还流传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陆羽编撰《茶经》,曾云游天下,考察茶种,怀挟佳种,途经黄龙寺,因幼时受僧抚育,颇具佛缘,便去参拜住持。恳谈之际,觉住持乃得道高僧,悉暂住学道。偶见寺中小僧,于参禅之际,昏昏欲睡,便惠茶种,并传制茶之法,乃去。
数年,陆羽复经黄龙寺,住持奉上香茗,陆羽饮之大惊:此茶之形、之香、之色、之味俱佳,细品一口,醇厚柔滑,神清气爽,堪称极品。住持道:“此茶乃君所授,君必熟之,何故惊诧?”陆羽曰:“别处种植此茶,其味虽佳,却不及今日所饮,故而惊异。”住持道:“茶种虽同,而水土不同,味故相殊,此乃一山出一物也。”羽闻之首肯,并留住数月,改进制法,传授僧众。
据考证,“大悟绿茶”之名应始于明朝洪武年间。佛经《禅门日诵》记载:1393年,进士出身、曾任布政使、按察使、通政使的李道元,因“蓝玉案”逃至大悟山出家。而李道元出家的大悟寺的僧侣,以谷雨后摘取新茶嫩枝,经过杀青、烘烤等工序,制成金黄色片状茶叶。饮用时,用滚水烫壶,炭火烤壶,待壶内水气蒸发干后,放入茶叶,入滚水冲泡5分钟后,斟出清香鲜亮的茶水来,饮后神清气爽、四体通泰。因大悟山周围地区多流行“疠气”,寺僧以茶相赠,施药治病,无不灵验,人们尊称为“大悟绿茶”。
炒制工艺独特
含水量不超过6%的上等绿茶
大悟绿茶的适制品种为福鼎大白茶、龙井43及部分地方群体种等。当茶树有5%—6%的一芽一叶时,即开园采摘。鲜叶采摘时,在手中不紧捏,不紧压,需用竹筐、竹篓等透气性好的容器盛装。
大悟绿茶属条形烘青绿茶,炒制工艺独特,基本加工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干燥等。杀青是大悟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高温杀青,以抖为主,结合闷炒,适当旋转抖炒,达到失水、钝化酶化性,停止内含物质发生变化的目的。起锅后的杀青叶,放置在竹匾内抖散冷却后进行5分钟左右的揉捻,以防止叶色闷黄,香味欠爽。
大悟绿茶初制后,需经人工把成条不紧的粗老茶叶和黄片、茶梗及碎末拣剔出来。
大悟绿茶的每道加工工序都非常讲究,饮之则口感优雅细腻,齿颊生香,回味悠长。上等大悟绿茶含水量不超过6%。
品质特征
承自有机森林土的上乘品质
大悟位于东经114度、北纬31度的群山之中,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南北两大气候在这里分界,山峦起伏,丘陵密布,河流、溪涧穿插其间,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是茶树生长的理想之地。
大悟绿茶茶树生长在大悟县境内海拔300米以上地区,终年云雾缭绕,枯枝落叶多腐烂为土,为有机质丰富的森林土,pH为4.5—6.5,土壤有机质含量≥1.5%,土层深厚松软,矿物质营养丰富,富含磷、钾、钙、镁、铁、铜、钼等微量元素,茶叶叶脉细,肉质厚,品质上乘。
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大悟绿茶所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等成分较高,有着其他地区不同的品质。其条索紧细显毫,色泽翠绿,滋味醇厚,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叶底嫩绿匀齐,饮后止渴生津,令人心旷神怡。
冲泡品饮
齿颊留香,回甘润喉,冲泡耐久
备具:绿茶冲泡首选玻璃杯,其次白瓷盖碗。
水质: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对于水质要求较高。首选纯净水、其次矿泉水。
水温:以70~80度左右的开水冲泡为宜。将清水烧开后,降温至该温度即可冲泡。茶叶绿嫩娇细,冲泡水温需要低一些,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使茶汤变黄,苦涩味重。若水温过低,则茶香低淡。
温杯洁具:用沸水将茶具内外冲淋一遍,起到提高杯温,避免冲泡时的冷热交替;去除异味;消毒杀菌的作用。
晾水:将沸水注入公道杯中,降温至所需温度后备用。
投茶量:以1:50的茶水基础比例为参考,再根据茶叶的粗老细嫩、茶具的大小、人数多少个人喜好、等因素综合确定投茶量。
润茶摇香:将降温后的热开水,注入杯中1/3处,浸润茶叶后,轻轻转动茶杯,一边转动一边观茶闻香。
冲泡方式:大悟绿茶适合采用,绿茶中的“上投法”进行冲泡。玻璃杯中一次性注水至七分满,然后投入适量的茶叶,浸泡1—2分钟左右后,即可饮用了。
注水方式:采用“悬壶高冲”的手法冲泡大悟绿茶。让细嫩的茶芽在杯中翻滚旋转起来,上下沉浮。此时,在水中的茶芽缓缓地舒展开来,上下沉浮后慢慢沉入杯底,平伏完整,千姿百态,灵动妩媚。
品饮:齿颊留香,回甘润喉,冲泡耐久。
▶ END ◀
图片来源:网络
更多精彩,请关注《请你喝杯湖北茶》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