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时候,或许还有很多人在猜测中国茶界的下一个“风口”。到了2016年,白茶已经成了非常热门的选项。答案在2017年揭晓了,一夜之间,白茶家喻户晓,2014年曾经出现过但又迅速下滑的白茶热度,被重新点燃了。而在2018年,白茶能够火到什么成呢?我认为用一个词来概括应该是可以的:燃爆!
这些天,在白茶说团队深入福鼎白茶几个核心产区的过程中,刚好发生了三件有意思的事情。第一件:做漳平水仙的朋友发来几个文件,在总结闽南乌龙茶工艺手法的同时,也研究了一些白茶的问题,尤其是萎凋阶段有可能促进香气生成、降低苦涩度的手法。第二件:河北茶友在群里发了三张图片,是云南茶人仿制的福鼎白茶,我们顺便谈到四川那边的情况,作为结束语,我发了条信息——云南、四川一带现在仿制白茶的特别多,这种晒花掉的我也喝过,稍微闷一下汤色甚至会发红。这种品相在那边很难避免,特别是四川,盆地环境,湿度大,很容易遇到高温高湿的制茶环境。那边现在还没有真正掌握白茶的工艺精髓,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凡是认为白茶只是简单晒晒就能做成的人,都会为这种观点买单。第三件:在福鼎高大夫的推拿室里,我们谈到了其他白茶产区的情况,我说,现在其他产区对福鼎意见很大,因为他们在工艺上、市场大势方面都可以说是受益者,所以他们要感谢福鼎产区;将来福鼎产区也要感谢他们,因为在福鼎白茶崛起的过程中,抢占原本是其他茶类的市场份额时,必然会遭到反击,如果真的遇到大众层面的公关危机,其他产区的崛起会抱住白茶大盘不被彻底打到,福鼎可以避免安溪的困境。
这三个事情,刚好都涉及一个问题:白茶能否从小众茶蜕变成为大众茶,并最终抬升白茶在六大茶类中的市场地位。相信很多茶友心里是有答案的,对产区的情况了解越多,就会越确信,会的。
从小众茶蜕变为大众茶,这就是2018年对于白茶而言具有史诗特性的原因。这里面涉及到几个问题,我们一一梳理:第一,白茶的概念问题;第二,市场容量与产能供应;第三,动力十足的多产区崛起、竞争、融合、在崛起循环;第四,单一产区的危机管控与多产区的护盘协作。
之所以把白茶的概念问题放在第一个来谈,是因为这涉及到后面的所有问题。什么是白茶?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谈过,在我们看来,这必然是特定工艺原理和适制树种的完美结合。已经有很多树种是被验证过不适合做白茶了,比如铁观音、比如浙江地区的一些绿茶树种。也有一大批认为白茶工艺就是简单晒晒的人已经付出代价了。当白茶工艺跟合适的树种相遇时,新的白茶品类就会诞生,甚至可以说,当代白茶的主要品类福鼎白茶、政和白茶、建阳小白茶、水仙白、福安白茶等等可能跟古代的白茶品类是不同的,区别不在于工艺(原理上),而是树种和产区上。(这个纯属我们的推测,认不认同不必较真。)
说到这里,今后会不会有新的白茶品类诞生的问题就非常明了了。一定会有的。那么,产能的问题也很明了了。所以根本不必为产能担心,而市场的急剧膨胀也是不争的事实。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知道今年暖春,还出现过一次霜冻,银针采制时间短,减产严重,但是再看看市场,今年涌向市场的白毫银针的量一定会远超以往的任何年份。另外,根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不仅大量的闽东、闽北茶青制成已经当作福鼎白茶进入市场(这个范围当然远远超出福鼎的地域概念),而且占据白茶市场主导地位的福鼎白茶行业,已经有不少人悄悄布局未来,开始囤积其他品类、其他产区的白茶产品了,甚至在当地资源近乎分割完毕的情况下,把触角伸到了其他产区。当然,这多半还是在外地资本的支撑、引导下进行的。说到底,将来的市场格局可能是几个白茶产区的竞争,而背后的棋手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有可能有资本同时投资多个产区和品类,玩的是左右互搏而已。除此之外,当一个产区出现问题以后,留下的市场空白会被其他产区的白茶迅速瓜分掉,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现在的政和、建阳都有政府层面的政策鼓励,乘着福鼎白茶带来的白茶而重新恢复往日荣光是非常可能实现的,而且就在这几年。如此以来,客观上他们都是对抗其他茶叶品类的天然护盘者,甚至会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盟关系。(或许是意淫,或许会发生,还是那句话,不用较真)
所有这些我们能够推测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在2018年种下种子,甚至有些种子已经开始萌发了,破土而出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文章最后,谈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比如说足球。中国足球怎么跟欧洲、美洲、西亚、日韩等列强抗衡?当年恒大横空出世的时候,直到现在都还会收到很多人的指责和质疑,但是不能不承认由恒大引领的风潮,已经开始改变中国足球的面貌了,近期的中超联赛、亚冠比赛中本土球员能力的提升就是非常明显了佐证。最后提个比如,把世界足球看成是中国茶界,把中超联赛看成是白茶品类,把福鼎白茶看作是广州恒大,那么谁会是新赛季的上海上港?谁又会是占据帮首的山东鲁能呢?
(来源:白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