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起源地毕竟距离中华文化中心地区太遥远,交通不便及万水千山之隔使警洱茶的文字纪录非常贫乏,在少得可怜的文字记录中,还有不少是内地文人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记录,所以并非所有普洱茶的文字记录的历史都可以作为信史,也需要甄别。
唐樊绰于成通四年(公元863年)撰写的《蛮书》记录了很多云南的历史文化,其中在《蛮书·云南志·管内物产卷七》中记: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这是目前公认的普洱茶产区的最早文字记录,因而被广泛引用。如果我们冷静地来看樊绰的记录,仍有需要甄别讨论的问题。
公元862年统治云南的南诏国出兵攻打安南(即越南,当时归属唐统治,唐政府在安南设有统治机构),唐政府派蔡袭继任安南经略使,樊绰是蔡袭幕僚。
为了知己知彼,了解南诏情况,樊绰受命收集南诏资料并于863年写成《蛮书》,也就在同一年南诏攻占安南,蔡袭战死,樊绰逃走。樊绰其实并没有到过云南。因此对于《蛮书》关于茶的记录也需要进行甄别讨论。
其一,书中所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应该是可信的。 “银生”即银生节度,治所在银生城(今景东县城),辖区包括了今普洱市、临沧市一部、西双版纳州等地,这一带正是现在公认的茶的起源区域。
《蛮书》只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没说源自何时,但至少是唐代以前,例如景迈山种茶过去的说法已有1300多年,而新找到的用傣文写的经书记录布朗族1800多年前已在芒景建村和种茶,这当然还需认真考证。
其二,说“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关于“散收,无采造法’’应该是属于道听途说了。
在澜沧江流域有很多古茶山,这些古茶山规模大,树龄老。以景迈山为例,现在可以采撷的面积超过一万亩,按照布朗族的传说种茶已有1800多年,这么古老而广大的茶园如果“无采造法”是不可能形成的。
至于“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那只是一部分人的饮法,并不代表普洱茶产区的饮茶法。蒙舍蛮即南诏国的统治民族,南诏统一前在洱海周围有六诏(六个小王国),南面的蒙舍诏也称南诏,其民族属于当时称“乌蛮”的一部分,其他五诏的民族都是“白蛮”,后来南诏统一其他五诏建南诏国并先后征服今云南大部分地区。
“蒙舍蛮”是当时“乌蛮”的一支,是南诏国的统治民族,所饮之茶应该是来自“银生城界诸山”的古老的普洱茶,只是在饮用时有加上椒、姜、桂煮饮的习俗。现在大理白族的三道茶饮法应该起源于此。
明万历年间谢肇涮《滇略》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明末成书清初发行的方以智所撰《物理小识》记: “普雨茶蒸之成团,西番市之”。明万历《云南通志》记:由景东行一日至镇沅府,又行二日始达车里军民宣慰司之界“行二日车里之普洱,此处产茶。
一山耸秀,名为光山。有车里一头目居之”。明代所说的普洱是指现在宁洱县,而“光山”即县城西边的今称西门岩子的石灰岩山峰,普洱一名来源于少数民族语,由于这一地区历史上少数民族迁徙等原因,“普洱”是什么民族的称呼,是什么意思已无法考证,因此现在对“普洱”一词出现多种解说就不足为奇了。
从史书记录看,宁洱县元代以前称“步日部”,元代称普日思摩句司,明洪武年间称普耳,明万历年间始有普洱写法。
从明朝到清初归车里宣慰司管辖。根据《滇略》、《物理小识》、《云南通志》的记录,普洱茶是因产于普耳或普洱而得名,明代的普洱只是指现在的宁洱县。
现在宁洱县凤阳乡宽宏村的困鹿山、勐先乡雅鹿村,把边乡白草地梁子,黎明乡岔河村等地仍有栽培型古茶树群。
困鹿山古茶园虽因农垦而有破坏,但仍遗留下三百多株古茶树,其中最大一株大叶种茶树高8米,最大干围150厘米。困鹿山古茶园古茶树高大而苍老,在一个只有几亩地的空间集中了这么多高大而古老的古茶树在其他古茶山也是。很罕见的。
因此“普洱茶因普洱府得名”, “因在普洱府集散得名”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普洱茶是因普洱地方得名,且源自明代,普洱地方就是现在的宁洱县。清代雍正年间为加强对云南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管理设普洱府,普洱府就因其治所设于普洱而得名,设普洱府后,原普洱只好改名宁洱县了。
至于现在网络及一些文章多引用一本叫《茶王赋》所讲的:普洱茶产于普洱山,普洱山就是宁洱县城边的西门岩子,山上有大量古茶园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全部砍来炼钢铁了。《茶王赋》是一部文学作品,不是历史书,古茶园在大炼钢铁被砍光的说法没有文字和实物资料证明。
普洱茶源于明代,明朝时普洱茶在云南省内和藏区已经是名茶了。 “士庶所用皆普茶也” “西番市之”即是证据。但让普洱茶名扬天下还是在清朝设普洱府后。
从元朝开始中央政府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委任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官管辖地方,可以世袭。
因其机构往往称: “长官司” “宣慰司”、 “宣抚司”,同时又是由土著任职,因而将这种管理制度称为土司制度,由于土司可以世袭,权力很大,会威胁中央集权,因而从明朝开始在云、贵、川设土司的地方开始改土归流,即由中央委派可以流动(调动、不世袭)的官取代世袭土司。
清雍正皇帝利用其父康熙平定吴三桂的有利条件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正是在这样背景下云责总督鄂尔泰奏请雍正同意,于雍正七年(1 729年)设立了普洱府。
普洱府辖宁洱县、威远厅(今景谷)、他朗厅(今墨江)、思茅厅(管辖今思茅区及六大茶山)、车里宣慰司。
车里宣慰司本来管辖十二舨纳地,设普洱府时将江内六版纳归普洱府直接管辖,车里宣慰司辖区只剩下江外六版纳。普洱府成立的同年在思茅设茶叶总店负责管理六大茶山茶叶贸易及相关贡茶事宜。
据考证清代最早将普洱茶进贡清宫廷始于康熙年间,到普洱府设置之后,进贡普洱茶成为云南省的一项政治义务。
据倪蜕《滇云历年志》记: “雍正七年己酉,总督鄂尔泰奏设总茶店于思茅,以通判司其事”。
吴大勋《滇南闻见录》记: “团茶产于普洱府之思茅地方。茶山极广,夷人管业,采摘烘焙,制成团饼,贩卖客商,官为收课。每年土贡,有团有膏。思茅同知承办团饼,大小不一”。
《清朝通典》记:“茶课,凡商贩入山制茶,不论精粗,每担给一引,每引客征纸价银三厘三毫…云南行三千引,额收银九百六十两”。
阮福《普洱茶记》记: “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福来滇,稽之《云南通志》亦未得其详。
但云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专、慢撒六茶山,而倚邦、蛮专者味最胜……本朝顺治十六年平云南,那酋归附,旋叛伏诛。遍隶元江通判,以所属普洱等处六大茶山,纳地设普洱府,并设分防。
思茅离府治一百二十里。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山六处,日倚邦,日架布,日蛮专,日革登,日易武。与通志所载之名互异。
福又俭贡茶案册,知每年进贡之茶,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置办收茶锡瓶、锻匣、木箱等费。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鲜茶时,须以三四斤鲜茶,方能折成一斤干茶。
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领银承办。”
檀萃《滇海虞衡志》记: “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日攸乐,二日革登,三日倚邦,四日莽枝,五日蛮专,六日慢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
雍正年间开始,云南省每年向清宫廷进贡普洱茶。普洱茶成为皇帝、王公大臣喜爱之物。
皇帝除了自己品饮之外还将普洱茶赏赐功臣及外国使节等。每年全国各地都有大量土特产上贡清廷,茶叶也算比较大的一项贡品,皇帝每年会对需要上贡的物品清单进行审查,不想要的就打又,要的打勾,据专家考证,其他名茶中有被打又出局的情况,普洱茶则从来都打勾,从未被打又出局过。
也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总之鄂尔泰设普洱府本是为推行改土归流,加强清中央对云南西南边疆管辖,而普洱府辖区正好划进了六大茶山。
明代因普洱地方得名的普洱茶,此时由于普洱府辖区的扩大,六大茶山所产之茶也以普洱茶的名称进入深宫,呈于皇帝和王公大臣们的案头。
到了雍正、乾隆年间普洱茶由于皇帝和王公大臣们的喜好开始“名重天下”了。普洱茶开始作为大宗商品开始大量进入藏区,进入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