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云“禅茶一味”,茶文化与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关系素来亲厚,二者互相交织、互为助益,形成了内涵深邃的禅茶文化。在众多的佛家公案中,赵州禅师的“吃茶去”可谓家喻户晓。
吃茶去
唐代赵州(今河北石家庄)有一个观音寺,主持从谂禅师喜欢饮茶,也喜欢以茶作为机锋语,人称“赵州古佛”。他在寺院禅修时,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从谂禅师请教如何参禅。从谂问其中的一个僧人,“曾到此间否?”那个人回答:“曾到。”从谂禅师说:“吃茶去!”又转向另一个僧人, 问:“曾到此间否?”答:“未曾到。”从谂说:“吃茶去!”院主不解其意,遂问禅师曰:“何以来者说‘曾到’或说‘未曾到’都说‘吃茶去’?”从谂照说:“吃茶去!”
“吃茶去” 三个字,深蕴禅机,需要顿悟,在茶禅一味中,去感悟生活。难怪乎,赵朴初为陈彬藩所著《茶经新篇》题诗曰:“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其意思是知道再多偈语,懂得再多道理,都不如静下心来饮一杯茶,不知不觉间,便已参透世事。
禅在哪里?佛又在哪里?就在当下,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是道,禅心如同一盏灯把生活照亮,赋予事物崭新的意义,如同“吃茶去”。
在赵州禅师心里只有一杯茶,生活与信仰,形而上与形而下,最超越的精神境界与最物化的日常生活,就这样水乳交融,一味无别。
赵州“吃茶去”公案,其实就是引导学人走向生活实践的一种体验方式,“吃茶去”三字已非字面内涵所在,其深刻意蕴在于使人即事而真,即俗超凡。参禅者以茶入悟、打消妄念,而在俗之人则可通过品茶一窥禅宗机趣。
茶,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心境。茶解万般烦恼,让人忘却许多琐事。热水注入茶杯,茶叶上下翻腾,一如人生的跌宕起伏,但只需片刻,茶叶就会慢慢沉淀下来,散发袅袅茶香。
唐人皎然说:“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可见,吃茶使人宁静淡泊、清心脱俗,能渗入心灵的深处。
沉时坦然,浮时淡然,这是茶水中悟出的真谛。
千人千解“吃茶去”,以茶入禅,禅茶一味,禅以修心,茶以静心,在清澈和幽香中享受一份从容和宁静,不如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