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理上来说,可以。
明代中叶之前,普天之下只有一种茶:绿茶。
无论什么茶区,无论何种茶树,采下来的鲜叶一律制做绿茶。
直到明清之后,红茶和乌龙茶的诞生。
中国的茶叶品种多不胜数,经过茶人们反复的探讨和研究,最终以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提出的按制法和品质为基础,以茶多酚氧化程度(即发酵程度)为序把初制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等六大茶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龙井茶、碧螺春、武夷岩茶、铁观音、大红袍、祁门红茶、金骏眉这一类的茶的叶子可以来自同一种茶树甚至同一棵茶树,所有茶树叶都可以做任何品种茶。
为什么会有不同茶产区的茶树加工成为不同的茶?
首先影响茶汤口感的与三种物质有关: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
茶叶中的氨基酸
茶叶中发现并已鉴定的氨基酸有26种,除20种 蛋白质氨基酸均发现存在于游离氨基酸中,另外还检出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主要包括谷氨酸和天冬氨酸。
它们是茶叶中最重要的一类氨基酸,在茶叶中的含量高,是构成茶叶鲜爽滋味的重要成分。
茶叶中的茶多酚
主要是儿茶素,占总量的 70%以上。
茶多酚是涩的,但可以在后期工艺中氧化,形成红茶所需要的物质,形成醇厚的口感。
茶叶中的咖啡碱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其他含量甚微,所以茶叶中的生物碱含量常以测定咖啡碱的含量为代表。
咖啡碱是苦的,但是很稳定,不会发生转化,可以与茶多酚氧化的物质结合,易溶于水,是形成茶叶滋味的重要物质。
首先决定这三个物质含量多少的是两个因素:茶树品种和叶片嫩度。
叶片越小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低,氨基酸含量越高;
叶片越大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低。
在同一个枝条上,从嫩叶到老叶,无论哪一种物质都是嫩叶的含量高。
氨基酸让茶鲜爽,茶多酚让茶涩,咖啡碱让茶苦。
但茶多酚和咖啡碱经过其他工艺转化后,就不再苦涩。
且每一种茶都有其适制性,有些品种的适制性比较差,可能只能做一两种茶类,有些品种的适制性范围广,那它就可以做成很多种茶类。比如奇兰这个茶树品种,适制性就比较强,绿茶、白茶、青茶、红茶都可以,口感都不错。
每种茶树做成哪种口感最好喝——当然是以商业化为前提的,这棵茶树做成啥茶最值钱就做成什么样,要知道刚开始正山小种是做坏了的茶,偶然走出了国门,才引起了欧洲的下午茶之流行——这个是经过无数前人的实验的,金骏眉的创新也是江元勋结合了绿茶的采摘才想出来的制作方式,当然你要是愿意,也可以把大红袍的茶树拿来做绿茶。
合适的品种做出最合适最好喝的茶,才能将茶叶的价值发挥到最佳。
关于每种茶树的适制性,我之前发了一篇文章《一缕阳光茶业:大红袍可以做成绿茶吗?论茶树品种的适制性》,可以了解一下。以及相似的问题有一个《像龙井茶、碧螺春、武夷岩茶、铁观音、大红袍、祁门红茶、金骏眉这一类的茶的叶子都是来自同一种茶树吗?》也说了各种茶树的品种特征及生长的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