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有关茶的书法字幅,认知度最广的,恐怕要数“禅茶一味”,张贴之广,几乎每一个茶馆、茶楼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喝茶与“禅”的组合,总会让人感觉有点玄玄妙妙,高深莫测,似乎自己眼前的这杯茶好像也更“高端”了。然而,什么才是“禅茶一味”呢?
中国是世界茶叶发源地,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茶以其清淡,虚静的本质,受到了宗教体系的青睐。而与宗教的相结合,反过来促进了茶叶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无形当中提高了茶的地位。茶与宗教这两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终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
“禅茶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
在佛家看来,茶又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后来,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宗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的共通之处。禅茶一味,其实就是通过品茶领悟生活,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的修为。
一曰“苦”
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就是要看破生死、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这也是人生哲理。
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现代修为中的主要修为,只有“静”下浮躁的、不安定的心,才能真正的品出茶的味道、生活的味道。佛教也主静,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茶道的本质就是从微小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四曰“放”
佛教修行强调“放下”,即所谓“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真性情。
那么,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喝茶人,怎么理解“禅茶一味”呢?比如说品茶,如果你认为这个是好茶,你认为它很贵,很香,很好喝,你认为它是真实的,你的心就产生了贪着。当你对他产生了贪着,你就失去了智慧,失去了对这个事物的如实观察的智慧。
而换个角度,这杯茶确实很香,很好喝,你可以享受它。但你要知道这茶之所以香,是因为各种条件的因缘和合成就,土壤、空气、水源,成就了这一泡茶的独特性,加上好的器皿,加上制茶人的用心、泡茶人的用心,你知道这一切都是众缘和合而呈现的。
所以龙园君总结下来,我们品茶时,如实观察,随喜赞叹。你随喜赞叹的是这种种的美好因缘,当你随喜这种因缘,赞叹这种因缘的时候,你的心是远离贪着的。这样的话,茶跟你的心是相应的,这就是禅茶一味。
有道是: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遇水舍已而成茶饮,是为“布施”;
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
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
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
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我们只有一个梦想 好茶 跃然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