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老越好”这个认知是啥时候出现的?
“爷爷做茶,孙子卖”是真实存在的吗?
普洱茶的发酵背后
有多少魅力是我们不知道的?
小黑和你聊聊如何玩转普洱茶
十年前讲茶这个产业的时候大家都说:“爷爷做茶,孙子卖。”其实在中国这种现象并不存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说老茶是好的。
过去喝茶的审美是讲究新和鲜,而我们现在开始讲“陈”,是90年代之后邓时海老先生在《普洱茶》这本书中提出了品老茶、喝熟茶、藏生茶这个概念。
大家才有了对老茶的认知和“越老越好”的这个共识。
真正说“父亲做酒儿子卖”这个概念的,就是威士忌。
苏格兰的威士忌12年、15年、18年经典款的有30年。那它确实是在橡木桶里陈化了这么多年,是有微生物参与的。
它是多种微生物对原有食材进行干预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类目前还无法用科学很好的去推动,到头来还是经验在推动发展。
所以发酵这个事情其实是很神奇的,值得我们去探究。
在普洱茶里面真正称得上发酵的就是熟茶,还有就是生普在相对密封的状态下进行陈化。它也有一定程度的非常缓慢的发酵。
我们从玩的角度来讲就是,普洱茶既可以比对发酵端,又可以比对不同的产区带来的变化,两个因素叠加在同一个东西上,它就是普洱茶。
所以普洱茶的可玩性和可延展性其实是非常丰富的。
一开始我记得我在2010年入行的时候,那时候古树茶刚刚兴起。
认识的一个前辈说:“你们现在都流行讲古树茶,古树茶不就很简单嘛,揉捻的时候揉轻一点让他的条索看起来大一点,这不就是古树茶了嘛!”
这么一想好像有道理,于是就想去产区看一看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结果一上山就发现同一片老班章的茶地,古树的芽头其实很小,小树的芽头反而很大。
当我们真正开始建构自己的标准化体系的时候,你会感受到这个过程其实更好玩。
当你去茶山大量的观察、记录、总结、比对。你突然发现一些杂乱的信息当中,你逐渐找到了真相。这个时候你是非常高兴的。
那时候我们的nps刚做出来,我们拿着一摞一摞的nps表格做原料比对的时候,我们内心也是非常激动的。
所以“做理性的普洱玩家”其实就是我们在14、17年去提出的一个,我们内心想去做的一个事情。在未来也是我们要不断去践行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