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红茶称宜红,又称宜红工夫茶,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
一、湖北宜昌地理环境
早在公元3世纪西晋时,《荆州土地记》就记有:“武陵七县通出茶”包括。唐代陆羽《茶经》载:“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山南,以峡州上”。
宜红茶区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二十余县,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茶区。
宜红茶产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境内,以武陵山区分布最广,海拔高的有2000~3000m的高峰,而茶树分布主要在海拔300~1000m之间的低山和半高山区。宜红茶优质茶的产区多在海拔400~1000m之间,如五峰的采花、宜昌的邓村、鹤峰的走马等。
二、湖北宜昌代表红茶—宜红功夫
宜昌红茶于每年的清明前后至谷雨前开园采摘,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为主,制作工艺精湛。
分初制和精制两大过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则将长短粗细、轻重曲直不一的毛茶,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整形、审评提选、分级归堆。
同时,为提高干度,保持品质,便于贮藏和进一步发挥茶香,再行补火、清风、拼和、装箱制成成为形质兼优的成品茶。
宜红工夫茶形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润,香甜纯高长,味醇厚鲜爽,汤色红亮。叶底红亮柔软,茶汤稍冷即有“冷后浑”现象产生,是中国上等品质的工夫红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