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班章的传说,不在少数。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老班章寨子的茶农非常富裕、一线名山里老班章茶叶的产量最大,都是真的。
接下来说说假的。“老班章的茶叶被垄断了,外界的人不能收购到老班章茶叶!”,这绝对是假的传说。今年春茶期间,本人在朋友圈发了在老班章的照片,然后一位尚未谋面、也不算熟悉的茶友留言表示疑问:“老班章的茶不是被垄断了吗?为什么你还可以进到寨子里?还能收购到茶叶?”
对于这样的疑问,那一瞬间让我感觉十分诧异,并且第一反应是特别想要用很强烈的语气、很肯定的语气告诉这位朋友,让他明白老班章的茶叶并没有被垄断,只要来到寨子都可以买到。但是想了好一阵子,还是没能在脑海中搜索出能表达强烈、笃定语气的词语,最终只用了一句看起来很平淡、甚至有点弱弱的回答:“老班章的茶叶没有被垄断,任何人到寨子都可以买到茶叶!”回复之。朋友没再回复,应该还是不相信老班章茶叶能被一般人购买到。后话,略过不表。
真实的情况是:在茶叶采摘的季节,所有人都能进入老班章寨子购买茶叶,当进入老班章的人潮退去,茶农手里还有没销售完的茶叶,几家大的厂家会兜底收购。这个只要真正到过老班章寨子的茶友都知道的真实情况,为什么在经过层层传播之后,竟然变成了被垄断的传说。在此不得不再次感叹以讹传讹的威力!顺便对始作俑者,其用意揣摩一二。最大的可能是茫茫普洱江湖中的某一位销售班章茶的朋友,在向客户解释手里班章茶的高价的原因时,极尽心思地表达获取老班章茶的难度,同时让客人接收到“自己去是不能购买到老班章茶叶”的暗示,从而乖乖就此购买。若真是这样,就是欺骗。当然,并非本人以小人之心恶意揣测,只是这样的做法是司空见惯的。
通过谎言获得信任,当谎言现形时丢了客人,然后又要通过谎言获取下一个客户,再丢掉……进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和“吃了上顿找下顿”无异,这样的循环是让人痛苦不堪的、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本人也时常警醒自己,不能让自己的经营进入这样的循环。我希望形成的良性循环,是为客户提供价值,赚取合理的利润。以真诚换得口碑,让莫止茶社的客户群体逐年壮大。
回到正题,接着下一个传说:“正宗的老班章叶形是叶尖弯钩的,叶尖不弯钩的则不是真正的老班章茶叶!”这个传说是假的,这样的判断方法也是绝对错误的。
众所周知,作为非标准产品的普洱山头茶,要喝明白、喝懂确实不像其他茶那么简单。有一些茶友急于掌握判断正宗山头茶的方法,于是市场就催生了“叶形定产地、锯齿断树龄”的荒谬办法。因为只要常年行走茶山的人都明白:一片茶地、甚至一棵茶树上都会有不同的叶子形状,并非所有的叶子都有同样的形状特征。为此,我特意在老班章的一片茶地拍摄了一些叶片的形状,供大家参考。如下图:
同时,我再提供一组照片加以说明。下图也是易武的一片茶地里拍摄的叶子,也显而易见,同一片茶地里有不同的叶子形状。
所以,“叶形定产地、锯齿断树龄”的判断方法是荒谬的,站不住脚的方法。茶是饮料,它的特性还是体现在口感上。想要掌握茶性特点,没有捷径,还是要通过品饮鉴别,建立口感记忆!
老班章属于苦底茶,刚入口的苦味是明显的,但苦能化去,继而开始回甘。老班章的特点关键就在于苦化甘速度极快,有人说是3秒能化。由苦到甘的这种突变最能给人的口感造成冲击,所以说老班章冲击力十足。喝老班章的感觉是激荡起伏的、霸气迅猛的!
在这个突出特点之外,是汤的厚实度、质感、耐泡度……老班章茶地的平均海拔1800米、土层深厚、日照充足,基于这些因素,老班章茶汤的浓度很好。冲泡老班章茶,经过了前段的冲击、强烈的生津后,中段的甜度、茶汤的饱满质地、茶汤中的茶香等等都是厚实的、厚重的。到尾段,汤的厚度相较其他茶依然明显,且有突出的“脂香”。“脂香”是我个人的经验,我对这种香气极敏感,且在喝了很多好茶之后发现:多数古树茶的尾段都有这种感觉,只是强度各异。要说脂香最强,是曼松的古树茶,从头至尾都突出,且伴随着脂香,汤的细腻度、滑度都很好。
所以班章为王,个人理解是前段的激荡、中段的厚重、尾段的厚滑,确不可替代!
有茶友请我谈谈对于老班章未来的看法,和所有山头的古树茶一样:老班章古树茶作为优质、稀缺的资源,且追逐者众。
从“物以稀为贵”,加上紧张的供需矛盾看:价格必然坚挺且不乏走高的推力。但若论逐年产量都在增加的小树,则不一定。因为当前老班章每年产量大概已在40吨上下,古树仅是其中的5、6吨,剩下的小树产量着实不小。
量大,则获取成本低,产品的边际成本低,价格自然也就不高。
真正的古树产量基本稳定,存量竞争,是强者恒强,所以老班章古树茶的竞争力被普遍看涨!
最后, 剥离所有传说,老班章的古树茶口感是独特的,也是追求普洱茶叶口感极致的茶友必须体验的。换个说法:喝普洱一线山头茶,如果没喝过老班章古树,那是不完整的!
关于班章的其他传说,在以后的文章中还会再涉及,今天就聊到这里。
莫止谈茶,仅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