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德华:影响武夷岩茶品质的因素和提高品质措施(上篇)》中我们讲到加工技术中的萎凋环节,因限于篇幅,就没有一次性发完,这一篇便从加工环节的做青讲起。
3.做青
岩茶初制加工中做青工序技术原则是看天做青,看青做青。
它是通过萎凋叶动静结合,在继续散失水分的同时, 通过揉破叶片边缘细胞的过程,引起红变继而转为朱砂红,促进叶肉物质的变化,形成岩茶独特的香气和滋味。
岩茶做青程度通过眼看、鼻闻、手摸等手段,根据不同品种、产地、天气、鲜叶状况、上下工序联接情况,灵活掌握。
在室温时,一般情况以叶片边缘红变程度占全叶邝为准,即中间黄绿,边缘朱砂红的三红七绿。
整体上看叶色变淡绿明亮,叶脉透亮,手摸叶子柔软,闻之香气浓纯,减重率在一,大部份叶片成汤匙状。如果红边偏少,成品香气则较清香,接近绿茶香气,汤色浅黄红边偏多,香气则较熟,有接近红茶之嫌。红边过多过少,汤色偏绿偏红都偏离岩茶风格。
有的品种其叶片腊质层厚,摇青时不易红边,这种情况下,摇青转数要相应增加,有的品种叶片薄、轻,摇青时也要增加转数,原料嫩度较粗老的也应掌握多摇,但也有的品种极易红边,摇青时要掌握少而轻。
同一品种产地不同其叶片大小厚薄,叶色浓淡都有不同,在摇青时也应区别对待。
遇北风天,气温较低,干燥易走水,摇青时宜重摇,南风天则应多次轻摇。当红边达,嗅之香气转为纯正清香或熟香应立即付炒,否则大大降低毛茶的香气。
随着科技进步,目前岩茶做青基本上多是采用综合做青机,它集萎凋、做青于一体,在做青间中更少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在大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
生产实践证明:在同等条件下,使用综合做青机其品质不亚于传统的手工制作。
针对岩茶做青技术的复杂性,目前又创制由微机控制的做青监控仪装置,又使岩茶加工技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它由能控制局部机筒内温、湿度的热风炉装置、重量传感器、改进型综合做青机、打印机等组成。它能编制萎凋和摇青的运行程序吹风、摇青、静置,能随时检查运行情况,自动控制温、湿度, 对做青叶定时自动称重,最后把运行全过程打印出来,实现做青全过程自动化。
4.烘焙
这是形成岩茶独特的品质风格的最后一道工序。
毛火掌握高温、薄摊、快速。机烘温度,摊叶厚速度以烘干机快档为好,烘至七成干即行摊凉一小时。焙笼烘焙温度从高到低140℃一90℃时间一分钟,烘至七成干即可摊凉。
足火,是在足干的基础上用焙笼烘焙,笼上加盖,时间一小时,有些品种不耐火,无法采用这种办法。机焙茶叶应视销区要求而定,风温一般在90℃一150℃。
▲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制茶时的天气
茶树从种植管理到采摘加工均受气候制约,气温、雨量影响鲜叶质量。
在采制时遇雨天,无论什么好品种,好师傅,好设备,所制出的毛茶品质总体上比晴天时制出的毛茶要差。
即使是晴天,露水青也难制出好茶。雨天的鲜叶之所以难制出好茶,最主要是萎凋工序中鲜叶难以均匀萎凋,晴天露水青虽然有日光萎凋,仍比不上无露水青和午后干青。
所以天气对制茶品质影响很大。
同样是晴天无露水青,遇到北风天和南风天,也明显影响做青过程,从而影响品质。
运用新设备如综合做青机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不良气候的影响。
形成岩茶品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岩茶品质的措施也应是全方位的。
应抓关键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岩茶品质。
此文仅为大家介绍关于武夷山的茶、盏与山水、文化和历史,是小编阅众多书籍及网络资料整理而成。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欢迎关注【武夷岩茶课堂】,关于武夷山、岩茶和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这里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