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说到茶叶农残事件,昨天说到了小青柑的规范化。有朋友还需要问,那么普洱呢?
小青柑所使用的是熟普,熟普的原材料是云南大叶茶,但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的普洱茶都是野生古树茶,野生古茶树自然是不会打药的,也打不来。云南目前种植茶园面积近700万亩,是我国第二大的茶叶产区,年产茶叶约40万吨(第一是贵州、第三是四川),按照产量来算,云南依然是全国第二(第一福建、第三湖北)。
云南的种植茶园
而大家可能都知道,茶叶打不打药,是要看害虫有没有危害茶树或者啃食茶叶导致品相不佳,没有人闲得蛋疼在没有虫子的时候去打药的。那么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掌握,具有什么特征的茶叶,是免打药的。
春茶芽头上的绒毛
在寒冷的冬天,基本是没有虫子的,虫子要由虫卵孵化出来,需要具备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在我国除了海南广东在雨水季节就开始适合虫卵孵化之外,其他地区一般是要去到惊蛰过后虫子才陆续出现,而一般来说,虫子出现之前,茶叶也是勃发了第一批茶芽,这个时期的茶芽具有显著的特征,就是芽头披满白色的绒毛(个别的某些品种没有)。这些绒毛的作用,也许是抵抗严寒、也许是抵抗虫子,反正会起到保护新芽的作用,而过了这个时段(大约有半个月左右),再长出来的芽头和叶子就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绒毛了。
夏茶芽头上基本没有绒毛
茶叶的第一趟茶芽,无须打药;再长出来的,也不能打药。不打药靠什么治理啊,昨天提到,当地的农科人员会研究出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是脱毒的种苗,然后是用水田方法隔断线虫的传播,再就是培育肉食性的昆虫去克制植食性害虫,灭虫贴、诱虫灯等等。如果科研力量或推广力量不足,就要看茶农的良心了。还有一种方法是规范茶厂的生产流程,把质量检验工作列为督察项目。但在山区小厂林立的情况下要完全严格实施起来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不少瓢虫是肉食性的,会捕食蚜虫
近年来有茶区实施伏季停采,这对于茶叶的质量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春茶过后,虫子的控制一定会存在施药的隐患,在放眼一片绿油油的茶园,谁打了药只有自己清楚,打了药别说一个月,十天不采茶叶就疯长,采了大厂不收还怕没小厂收?就这样,农残茶叶就流到市场了。
说到这里,聪明的茶友们应该知道了吧?要想安全,古树乔木肯定好,前提是你得保证你喝的是古树乔木,而不是商家说的。再进一步,就是看看你喝的茶,芽头有没有绒毛,有绒毛的就是春茶,春茶不会打药。再者,就是要相信操作规范的茶厂。茶叶是食品,规范的产品包装都会有生产厂家信息,认准几个信誉好的厂家,就是最大的质量安全保障了。
小福的茶厂是新会柑普的标杆企业,小青柑所用的熟普基本可以说是行业顶流,每个批次的小青柑果核熟普都会进行溯源等级、经过重金属和农残检测,请大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