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夕,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中国人的爱情是含蓄的、细水长流的,是不常说出口的情意,却总是以物喻情,比如茶。
明代朗瑛在《七修类稿》中写道:“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意思是茶籽一旦种下就不能移植,移植的话就会存活不了。古人出于对茶树习性的认识,把茶树看作是婚姻忠贞不渝的象征,“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
虽然婚俗礼仪中的茶礼记录最早见于明代,但是在唐宋其实就已经开始了。除了大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嫁妆中有茶叶记录,到了饮茶风气盛行的宋代,茶叶不仅作为嫁妆,还开始以聘礼的角色进入到婚礼中。《梦梁录》中谈到下聘礼节:“丰富之家,以珠翠、首饰、金器、销金裙褶,及缀匹茶饼,加以双羊牵送。”可见茶叶在当时的价值毫不逊于金银珠宝。
元明清时期沿用了婚俗茶礼的观念,“茶礼”几乎成为婚姻的代名词,下聘礼说“下茶”,而且还有“好女不吃两家茶”的说法。清朝福格在《听雨丛谈》卷八中说:“今婚礼行聘,以茶叶为币,满汉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
当时明媒正娶需要完成三茶六礼。三茶,是指下聘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洞房时的“合茶”;“六礼”,则是指从求婚到完婚过程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六个程序。
婚俗茶礼虽然发展至今已经衰落,但我国部分地区仍有所沿用,比如闽南和台湾,比如迎亲和结婚时的“交杯茶”、“谢恩茶”、“认亲茶”等仪式。
不管婚俗茶礼如何变化,千年来茶的“高洁”、“不移本”、“多籽”、“常青”等特点都与爱情的特质契合。两颗心的靠近,如同茶与水的交融,是赤忱的交付。感情随着时间的沉淀,如同老茶一般醇厚浓香,越品越觉得岁月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