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终于逐渐有绿茶上市了,师傅终于不用再整日使用他的等字诀,但师傅说,绿茶的保存是非常关键的,稍有不慎,香气和滋味都会有很大的损失,所以我特地去查找了相关的权威文献,来帮大家学会如何更好地保存自己心爱的绿茶。
春天的第一口鲜甜,好喝!
下面的内容专业性可能比较强,不感兴趣的茶友可以直接翻到文章最下方查看结论:
一.茶叶品质变差,究竟是什么变了?
1.茶多酚
茶多酚是构成茶滋味、汤色的主要物质,尤其在绿茶中的含量最高,可达20-30%。其主要成分是儿茶素类,儿茶素分子中含有较多的酚羟基,在空气中及高温、潮湿条件下极易自动氧化、聚合、缩合,生成各种有色物质,而且有些最终产物不溶于水,因而使绿茶干茶、叶底色泽枯黄,茶汤色泽改变、滋味变淡、收敛性下降,失去名优绿茶原有的新鲜风味当多酚类下降5%时,即能引起茶叶滋味、汤色、香气的明显下降;当下降率达到25%时,茶叶质变严重。
2.脂肪酸
脂类物质的氧化是引起绿茶陈化和香气劣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茶叶中含有甘油脂、糖脂、磷脂等一些不稳定的脂类成分,是茶叶香气的主要前体物质。绿茶在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主要变化,就是不饱和脂肪酸的亚麻酸和亚油酸等通过氧化反应生成1-戊烯-3-醇、顺-2-戊烯-1-醇及2,4-庚二烯醛等低分子醛、酮、醇类等物质,从而丧失原有香气产生陈味。
3.维生素C
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与氧气接触的条件下首先发生氧化起到抗氧化的作用,从而形成脱氢抗坏血酸。各类茶中绿茶中Vc含量较高,而且在一般贮藏条件下,容易发生自动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贮藏条件下,绿茶中的V较其它品质成分更容易被氧化,但Vc含量下降率必须达到10~15%以上时,感官才能辨析出品质的劣变。
4.叶绿素
叶绿素是构成绿茶外形、汤色、叶底色泽的主要色素物质,在绿茶中的含量约为0.6%左右。叶绿素很不稳定,在水、光、温度等作用下,镁原子会被氢原子取代生成褐色的脱镁叶绿素。另外,叶绿素中的氢原子转移也会使叶绿素降解,造成茶叶色泽变暗。当绿茶中叶绿素转化率达60%时,茶叶色泽即发生褐变,转化率到70%以上时,绿茶就明显褐变了,形成外形色泽枯黄、汤色黄褐的现象。并且转化产生的一系列小分子物质还会影响茶汤的滋味,从而使茶叶失去原有品质,商品价值降低。
5.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
氨基酸是茶汤中鲜爽滋味的呈味物质,同时与茶叶的香气等品质也有密切关系,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味精实际上就是一种氨基酸化合物——谷氨酸钠。氨基酸在贮藏过程中变化十分复杂,始终呈现波浪形变化。贮藏前后总量大致持平,但组成变化很大,约50%的茶氨酸降解,对品质起主导作用的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等也已被大量氧化。在贮藏期间,增加的氨基酸多数来源于水溶性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就是各种氨基酸,人体一共有20种必需氨基酸),但它们不能改善茶叶品质。碳水化合物中可溶性部分为茶汤的呈味物质,它能使茶汤滋味更醇和1241。茶叶贮藏过程中,氨基酸会被多酚类物质变化的中间产物醌类物质氧化褐变,还会与还原性糖类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深色物质,使茶叶鲜爽度和风味下降。
就一个字:新鲜!
二.影响茶叶保存的因素有哪些?
1.茶叶水分
茶叶的水分含量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首要因素,水是化学反应的溶剂,在水分含量高时,茶叶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各种生化反应,且其方向总体趋向茶叶品质下降。同时,微生物的繁殖也在充足的水分条件下加快。
2.温度我们都知道,温度越高,化学反应的速度会相应加快,这同样会使得茶叶的劣变速度加快。
3.光照
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色素的氧化分解并产生让人感到不愉悦的气味。
4.含氧量
氧气参与了茶叶氧化的各个反应,氧气含量过高会加速茶叶变质。
三.如何保鲜
1.包装的选择
由于茶叶特别容易吸水返潮和吸收外界异味,因此茶叶包装应具有良好的密封、阻气、隔氧、防串味等性能。总体而言,单体塑料薄膜(可以简单理解为各种塑料袋)之密闭性能难以适应绿茶保鲜的要求。陆锦时等研究表明,用铝箔复合袋包装的绿茶,贮藏1年后水分仅增加1.98%明显优于白铁筒和聚乙烯包装的7.33%和7.86%。此外,蔡烈伟等对各种包装对绿茶保鲜效果的研究表明,陶瓷罐是保存绿茶的最好容器,但因成本较高,没有得到普及。
陶瓷罐
2.水分的控制
水分是化学反应的溶剂,茶叶含水率越高陈化劣变速度越快。一般认为贮藏绿茶含水量在3%~5%为好。当茶叶含水率达7%以上时,任何保鲜技术或包装材料,都无法保持茶叶的新鲜风味,含水率超过88%,茶叶就可能发生霉变。此外由于茶叶的吸水性强,保存的环境湿度也有要求,环境湿度以30%—50%为宜。
3.温度的选择
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化学反应的速度,温度越低茶叶变质速度越慢,但是保鲜成本也越高。茶叶冷藏保鲜温度一般控制在5℃以下。低温(4~8℃)配合低含水量(3~5%)和低相对湿度(30~50%)效果更佳。孙利育、毛祖法等研究证明绿茶的贮藏温度以5~7℃为宜;杨普香在名优绿茶冷藏保鲜贮存试验中也得到相同结论。汪毅、骆耀平等研究结论表明在贮藏温度不高于8℃的条件下即可达到较为理想的保鲜效果。所以茶叶的保存温度以4-8℃为宜。
4.保鲜剂的使用
目前普遍使用的保鲜剂主要就是去湿脱氧剂。去湿剂用于去除茶叶中的水分,所有的材料以硅胶为主。脱氧剂依组分不同可区分为两种,一为以无机基质为主体的脱氧剂,如还原态铁粉、亚铁盐类、连二亚硫酸钠、亚硫酸盐类、铂膜、钯膜等;另一种则是以有机基质为主体的脱氧剂,如酶、抗坏血酸、油酸、亚油酸或生育酚等。其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小包装袋,片剂,包埋涂布的脱氧膜等。从成本角度考虑,目前,绿茶贮藏中多采用以还原性铁粉和卤化物为主要成分的脱氧保鲜剂。在气密性良好的铝箔袋中,装入茶叶后再加入一小包脱氧剂,然后封口,在24小时内可使包装内氧气浓度降低至01%以下,并能在很长时间内保持茶叶处于无氧状态,从而达到保鲜的效果。该项技术保鲜效果明显、成本低、方法简便、实用的特点,目前已有较高的普及率。
干燥剂,茶叶保存好帮手
四.总结
绿茶保存秘诀
学茶我认真仔细,追根究底,绝不浮于表面。做茶师傅专业用心,抵制粗制滥造。想知道更多关于茶的正经科学知识,想品到更多正宗安徽名茶,请持续关注我们的频道——徽羽言茶!!!
参考文献:
马圣洲. 绿茶保鲜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
杨普香.名优绿茶冷藏保鲜贮存试验[J].中国茶叶,1999(02):16-17.
沈培和.名优绿茶冷藏后的提香措施[J].中国茶叶,2000(04):18.
蒋陈凯.绿茶质变影响因素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茶业,2014,(06):12-15.
苏小琴,左小博,涂云飞,刁春华,谭蓉,孔俊豪,杨秀芳.环境因子对扁形绿茶贮藏品质影响研究及货架期预测初探[J].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2):275-280.
汪秋安,张春香.脱氧剂及其脱氧包装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包装工程,2004,(04):7-10.
龚淑英,周树红.普洱茶贮藏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变化的研究[J].茶叶科学,2002,(01):51-56.
王钟音.茶叶保鲜方法的探讨[J].茶叶,2003,(02):106-108.
陈国风.低水分活度对茶叶品质的稳定作用[J].中国茶叶加工,2001,(04):32-33.
孙利育,毛祖法,陆德彪,金泽昀.龙井茶冷藏保鲜技术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1999,(0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