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茶叶价格的因素很多,产地、原料、人工、加工工艺、市场推广、包装运输等诸多环节,每经历一个环节,都会增加一道成本,并最终体现在茶叶的价格上。
这些成本都是可以进行量化衡量的,能够确定一个比较真实的成本价格。但市场上的茶叶售价,却五花八门,有的高达几十上百万,有的只要几块几十块,差距从地上拉到天上,比世界上最高的楼房还要高。
茶叶是非标品,即使是同一款茶叶,不同的人、不同的销售环境、不同的客户群体,卖出去的价格也千差万别。
但是根据国家行业部门的统计数据来看,老百姓日常消费的茶叶平均价格只有70元左右。
也许有人说,自己平时买茶的价格不会低于500元或者1000元,但实际上还有更多的消费者,只会买几十块钱一斤的茶叶喝。
那么,50块钱一斤的茶叶到底能不能喝呢?会不会影响健康?
价格贵的茶叶不一定好,但好茶一定不便宜。这句话几乎可以当做真理来看,按照各种成本计算,几十块钱一斤的茶叶的确算不上好茶,除了几块钱一斤的大宗绿茶外,几十块钱一斤的茶就算是低端茶品了。
这些茶是不是就很差劲,是不是就不能喝?
其实也不是这么回事。
一株茶树从春天采摘开始,一直到冬天,休养生息为止,在整个生命旺盛生长周期内都可以采摘。
明前嫩芽的价格很高,可能需要几千上万块一斤。到了立夏之后,同一株茶树采摘的原料制作的茶叶,大概只要几十上百块。
树还是那棵树,采摘的人还是那个人,加工的工艺也没有区别,但价格却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从营养价值上来讲,同一种茶树所具有的各种营养物质元素,不存在某一时间有而另一时间没有的道理。只是因温度土壤气候等条件所限,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内含物质的含量有多寡之分。
比如,早春时节,气温较低,茶树生长较慢,茶叶内含的茶氨酸含量较高,因此口感香气滋味比较鲜嫩爽滑。到了夏季高温时段,茶树生长较快,茶叶内含茶多酚,咖啡碱含量较高,而氨基酸含量降低,导致茶叶口感苦涩,香气淡薄。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夏茶才比春茶要便宜不少。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历史、市场以及人为观念方面的多重原因。
由此可知,哪怕是几十块钱的茶叶,也是健康的茶叶,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只是在品饮体验上要稍逊一筹。
老百姓日常消费,肯定不会去买几千上万元一斤的茶叶。在自己的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内,选择合适的茶叶才是最正确的饮茶之道。
所谓千茶百味,适口为珍。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好茶。对于那些老茶客来说,明前茶鲜嫩幽香,好看却不耐泡,根本喝不习惯。
相反,几十块钱一斤或者上百块钱一斤的粗老茶叶,耐泡度高,口感比较醇厚,老茶哥更喜欢。
中国老百姓讲究粗茶淡饭,这就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50块钱一斤的茶叶,虽然等级不高,但只要是按照正常工艺制作,没有掺假制假,没有以次充好,没有拿陈茶翻新的行为,都是可以正常饮用的,完全不用担心价格低就是孬茶。
在我老家,大多数老茶客平时喝的茶,都是只要二三十块钱一斤的炒青,没有谁说不好,即便是招待人,客人也会喜欢。
总的来说,茶无贵贱,选择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内的好茶,就能获得最好的品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