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饮食文化的重大贡献之一。历代医家文人对茶饮的认识注解,是经由多年的传承经验法则中得到结论:
孙星衍《神农本草经》:「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华陀《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茶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眠,有力悦志,下气消食。…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櫱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
汪昂《本草备要》「苦甘微寒。下气消食,去痰热,除烦渴,清头目,醒昏睡。解酒时油腻,烧炙之毒,利大小便。多饮消脂,寒胃。」
古人认为饮茶有益思少睡、清热降火、解毒止渴、消胀气、消除疲劳、增强耐力、去痰治痢、利尿明目等优点。现代科学也证实茶叶成份中含有如:茶多酚类(TeaPolyphenols内含儿茶素及其氧化缩合物(cateahins&itsoxidativecondensedcompounds))、黄酮醇类(Flavonol)、咖啡因(caffeine)、杂链多糖类(Hetero-chainPolysaccharide)、维生素C(VitcC)、维生素E(VitcE)、胡萝卜素(carotene)、皂素(Saponin)、氟(Fluorine)、锌(Zinc)、硒(Selenium)、锰(Manganese)…等对健康有益之物质。
相关阅读:喝茶,我们到底在喝什么?我们喝到了什么?
但《素问.上古天真论篇》:「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指出饮食有节,能使人神充形盛长寿。这里简单的列举四个不当喝茶的时机,不仅无益还会有害哦!
1.切忌空腹饮茶
若空腹饮茶,儿茶素、咖啡因会导致胃液异常分泌现象,造成消化道黏膜收缩而引起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特别是对胃灼热和胃溃疡病史者,更忌之。元人贾铭《饮食须知》卷五《味类》载:「茶,味苦而甘,茗性大寒⋯⋯空心切不可服。」《本草备要》说明茶之禁忌:「酒肉饮茶,引入膀胱经,患加善瘕疝水肿,空心亦忌之。」古人还说:「早起一杯茶,胜似强盗入穷家(一无所得)。」
2.睡前不宜饮茶
茶叶中的咖啡因等成分,具有兴奋大脑高级中枢神经、促进心脏肌能亢进的作用,因而睡前若饮用大量浓茶,会因起失眠乃至不眠,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病史者更忌之。
相关阅读:都说“喝茶导致失眠!”真的如此吗?普洱熟茶是个例外!
3.进餐时不宜大量饮茶
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
餐前喝茶容易刺激肠胃(尤其是绿茶),会影响铁质吸收,且不建议在吃肉时配茶饮用﹐以免影响肉类营养成分如铁质的吸收。建议要喝茶的话,应在餐与餐之间饮用。
有两种膳食铁:第一类:血红素铁,存在于肉、鱼和家禽,易于人体所吸收。第二类:.非血红素铁,发现在面粉,谷物和加工粮食产品,难以吸收。2001年3月版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导绿茶提取物将会减少吸收25%非血红素的铁。
相关阅读:引发结石.导致骨质疏松和贫血……喝茶居然有这么多危害?
4.忌用茶水服药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服药者不得不知。《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元人贾铭《饮食须知》卷五《味类》载:「服葳灵仙、土茯苓者忌之。服使君子者忌饮热茶,犯之即泻。」
茶可解除药性,茶不能同一般中药(粉药或饮片)、小苏打、安眠药、奎宁、铁剂等药物同时服用,因为茶叶中的鞣酸(茶多酚类物质),会同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及金属盐等发生化学作用而产生沉淀,降低药物疗效,甚至使药物失效,因此在服滋补药、补血药(含大量铁质)时,更不能同时服用浓茶。
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茶碱、可可碱等成分,具有强心、利尿、刺激胃酸分泌及兴奋高级神经中枢等作用,所以吃镇静、催眠药物的前后都不宜喝茶,更不能用茶叶茶水送服这些药物。为避免茶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服药前后至少要间隔2个小时,再饮用茶品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