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抽象画,多数人想到的不是东方而是西方画家们,比如梵高等名家。
那么,中国的抽象艺术又有哪些呢?
事实上,咱们擅长抽象艺术的画家,不泛其人。
其中,有一位传奇女画家李青萍先生,在中国现代美术史遮蔽良久了,今天小编想为大家介绍一下。
怎么说她传奇呢?
因为徐悲鸿曾为她的画集作序,还为她画肖像;
徐悲鸿为李青萍作的画像
大师齐白石曾站在她的画作前赞叹不已;而刘海粟更是感概地对她说,能成为画坛先驱的唯有你我。
这样的赞誉,不可谓不高。只是,因为多种原因,她被埋没了很久很久……甚至,一度沦落为乞丐,到了捡破烂乞讨为生的地步。
作品《婚礼》
李青萍原名赵毓贞,20世纪40年代红极一时的美女画家,被称为美术界的“萧红”。其绘画水平一流,可与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师比肩。
左一为李青萍
16岁时,李青萍为摆脱家中为其安排的同门联姻,一气之下逃离了家乡。不仅如此,她还为自己改名李媛,力争与自己家族的封建残留划清界限。那一年,是1927年……
后来到武汉后,她进入武昌艺专学习绘画和音乐。在具体的学习中,李青萍发现自己无法通过国画来表达自己所想,也无法通过国画书写自己心中的激情。
于时,经反复思考,李青萍决定转入西画的行列,进入上海新华艺专潜心学习西画。
作品《无题》
作品《瓶花》
经过新华艺专三年的系统训练,毕业时李青萍的绘画已具有明显的现代风格。也正是在这个平台,李青萍遇到了自己一生亦师亦友的知音:徐悲鸿。
徐悲鸿与李青萍的恩师汪亚尘是好友,二人相聚时,有惜才之心的汪亚尘总是把李青萍也带去,李青萍也有了机会获得大师的指导,并得到了徐悲鸿的认可。她也更坚定了学习西画的决心。
1937年,英属南洋群岛四州府照会吉隆坡驻中国领事馆,在上海招聘美音人才,为南洋中国侨民办学服务。李青萍经推荐入选。南洋是李青萍先祖曾侨居的热带岛屿,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份职业,更像是得到先祖庇佑的一次归途。
这是她一生中的华彩,青春饱满的激情焕发出她的教学热忱,南洋茂密的椰林和湛蓝海水也鼓动起她的创作冲动。她的艺术作品还吸引了徐悲鸿的目光,徐悲鸿不仅亲自为她选编画稿,刊印成集,还为她取名青萍。
李青萍作品
1942年,李青萍回到中国,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写生、办展、卖画。1943年,她应邀赴日多个城市举办画展,广受欢迎。但是这场展览,却成为她此后人生的威胁和伤害,几乎让她付出了后半生的惨重代价。青萍之名,青青浮萍、浪迹天涯似乎也成为一个隐喻,如影随形。
1946年至建国前后,李青萍一直过得不顺,生活不如意,事业上也受阻。直到 1979年后,她才结束了噩梦。
曾救济过李青萍的宏法大师描述她当时的窘境:“我看见李青萍走路一跛一跛的,进了寺院就要她把鞋脱了让我看看。她的鞋子不仅底子开裂,而且是一只布鞋,一只胶鞋,10个脚趾上都是鸡眼,鸡眼有半寸高。我赶紧烧了一锅热水给她泡脚,那天修下来的老茧和鸡眼就有一堆!”
捡破烂的李青萍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李青萍依然没有停止创作。由于材料的不充足,李青萍难以得到层次丰富的色彩混合和变换,但大块原色的运用,反而形成了她的绘画特点。她的画布更是随处可捡:小学生练习本、成年人的日记簿、会计用过的帐册、裁缝丢弃的布头、一张三寸黑白舞剧照片的反面、照相镜框的背板、纤维板、包装纸、拆开的钱包……
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末及整个90年代,李青萍几乎倾注全部身心投入绘画,只是由于历次运动,她早先的作品、画册、数据甚至众多私人物品都被洗劫一空,目前传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八九十年代所创作。
晚年作品
晚年作品
李青萍晚年回忆起当时的日子感慨地说:“捡破烂为了能活下去,活下去是为了能画画。”
2003年,她向上海美术馆捐赠出最重要的一批画作后,仅仅一个多月后,就因全身器官衰竭在湖北荆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3岁。
抽象画家李青萍终生未嫁,没有子嗣。为了艺术,可以说她是全力以赴,无怨无悔。
晚年生活照
尽管她一生不婚不嫁、无名无利、无儿无女,过尽了鬼魂般的生活,却在艺术史上留下了光彩照人的画作。
没有人能给她在画坛的地位下定义,更没有人能复制她的人生。她像一颗饱蘸苦水的果实,是艺术界的一颗孤星。
毫无疑问,李青萍的画,将西方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集于一身,包括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野兽派画法。在画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她的超凡脱俗,把艺术当作自己的毕生事业,当作自己的人生。
或许,李青萍先生就是为了艺术而生的。
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遇见诗书画”公众号,
诗书画兴趣交流可添加小编wx:zuojiame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