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了个羊#这款游戏自9月13日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起,已经爆火全网8天了。
目前,这款游戏的热度依然不减,这两日内热搜不断,因为太过于火爆,引发服务器多次宕机,微博热搜排行第一,这款小游戏让人上头,甚至有人吐槽“广告我都背会了,游戏还没有通关”。
看来《羊了个羊》提前锁定了年度爆款小游戏。
“羊了个羊”微博热搜第一
01
《羊了个羊》火爆背后3大底层逻辑
从《跳一跳》到《合成大西瓜》再到《羊了个羊》,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款小游戏刷屏所有人的朋友圈。
然而,却没有哪款小游戏可以引得几百万国人日夜上头。《羊了个羊》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它背后的底层营销逻辑是什么?
在小编看来,《羊了个羊》之所以能够如此爆火,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01 围绕用户心理,做有效设定
围绕用户游戏心理做了有效的设定,包括残局设定、难度设定和地域设定。
第一是残局设定。即「全盘可以看到,却始终无法过关」,这会进一步激发强烈的胜负欲。有点类似早年街头象棋残局的「骗局」,过路行人容易被「可以三两步轻松赢的表象吸引下场,结果却被反杀」。
“羊了个羊”小游戏第一关
第二是难度设定。一方面是最初官方传播中就强调0.1%的通关率,制造传播噱头;再从第一关(新手体验)到第二关地狱难度的反差对比,制造挫折感,激发讨论和重复尝试。
据悉,当下一边抓狂吐槽,一边手不停下还在继续消除,已成为了绝大数玩家的常态。
网友讨论
第三是地域设定。除了过往玩法机制中都会用到的竞争排名,《羊了个羊》还强调省份地域性和集体荣誉感,易形成社交游戏体验(不通过游戏社交,而是通过社交应用探讨共同话题),这种短时间内的虚拟荣誉感会刺激玩家的奋斗欲。
通关后可以看到省份排名
这种小心机虽然看起来有点套路。但自从各大社交平台开放 IP 属地以来,网友们就越来越注意个人言行,对于给所属城市“加分”这件事格外的积极。
毕竟,无论是“北京羊”“上海羊”,还是“广东羊”,谁不想成为让自己城市一跃榜首的那只羊羊呢?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基础上,《羊了个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游戏了,而是玩家们的荣耀战场。
02 拼多多式的社交裂变,疯狂拉新
《羊了个羊》的爆火,除了设置的巧妙之外,还离不开游戏中《拼多多》一般的裂变套路。
《羊了个羊》将大量的社交裂变道具植入到了游戏中,比如转发就可获得的辅助道具,例如移出道具、撤回道具、洗牌道具等,在第二关只有1%通过率的情况下,为了冲过第二关,用户们自发性地疯狂转发,形成“病毒式”扩散。
游戏页面
转发以后《羊了个羊》的链接文案也是套路十足,“据说只有 0.01% 的人可以通关!玻璃心勿进!”、“智力不够,就不要来挑战这个游戏了!”这样的挑衅般的语气,直接激起了新用户的挑战欲。
挑衅般的语言
结果,新用户又重复了老用户经历的套路。于是玩家们就这样一直老用户链接新用户,新用户变成老用户,老用户再次链接新用户,一直重复发链接、换道具、再来一局这几个动作。
很快,一个用户就为《羊了个羊》裂变了几十甚至几百个新用户,比拼多多还厉害。再加上Q萌奇特的游戏画风、lolo~yoli~yoli~的魔性音乐,真的是让玩家们想停都停不下来。
除此之外,羊了个羊还引入了“地域对抗”的游戏模式,通过唤醒集体荣誉感刺激用户不断挑战。进入首页就能看到玩家排行榜,玩家按不同地区划分为各种羊群阵营,个人分数并入所在省份的总成绩参与排行。
03 选对了平台,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游戏从本质上还是微信小程序,属于微信小程序的一种类目。
根据腾讯的广告团队表示,一款休闲类的微信小游戏,开发周期大概最少需要1-3个月,研发成本在3-10W之间,而一款游戏产品的平均寿命最高可以达到2年。总结来说微信小游戏的开发成本更低、开发周期更短,同时依靠广告业务回本速度更快。
和数据繁多、剧情宏大、操作复杂的网游、MOBA、rpg类游戏不同的是,“微信小程序游戏”小而美、易上手、无需下载、对手机没有太高要求,哪怕是不爱玩游戏的消费者们,偶尔也会可以打开小游戏消磨一下时间。
这次《羊》的火爆就是一个经典案例,三天内《羊》的日活用户数量从500w增至2000w,每局可以分享/观看4次广告,随着玩家数量和观看次数的直线攀升,相信广告收益也非常可观。这里也可以了解下小游戏可投放的广告形式非常多,如激励视频、插屏广告、Banner等等,都可以结合游戏玩法,如《羊》的观看广告获取道具,来结合用户游戏体验,优化广告植入时机,获得短期内大量流量变现。
微信小游戏
平台的低门槛和游戏第一关的低门槛一样,为后续《羊了个羊》的爆火提供了基础。同时,小程序本身自带的腾讯生态红利,也为游戏后续的裂变埋下了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羊了个羊》的核心爆火秘诀:围绕用户心理的设定+拼多多式的裂变+选对平台。
02
《羊了个羊》赢麻了
茶饮人可从中学到什么?
最近,随着《羊了个羊》火爆,关于游戏抄袭以及挣快钱的声音不断。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忽略一个事实,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营销事件。
对于这样一个“超级营销案例”,茶饮人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在小编看来,从这个事件中茶饮人也许可学到以下几点经验:
01 能引动“消费者情绪”的营销才是好营销
《羊了个羊》为何让人上头?因为它一直在拨动着玩家的情绪。从第一关的简单到第二关地狱级别,是游戏对玩家情绪的第一次拨动。随后的分享链接文案,地域排名等一系列的设置,都是在唤醒玩家的好胜与不甘的情绪。
茶饮营销也一样,要想达到好的效果,情绪很重要。或高兴、或愤怒、或恐惧、或厌恶,只要我们挑拨起了消费者的情绪,就能为品牌带来热度与话题度,营销就很容易出圈引爆。
当然,负面的情绪虽然传播力强,但很容易引爆过度形成负面效果。因此,茶企们做营销引爆情绪时,要注意“适度性”,更不要造词、自嗨,更不要无病呻吟,要真的有情绪,才能引发消费者的情绪。
最近,餐饮界“涉黑风”为何这么火?黑包子、黑披萨、黑汉堡、黑奶茶各种黑色餐饮产品时不时就在小红书、抖音刷屏,其实核心还是因为唤起了人们的“自黑”情绪,与当下年轻人将丧、躺平、emo等文化,其实是对应的。
黑色柠檬茶
当年的江小白为什么这么火?因为不管是“我们总是走得太急,忘记了出发的原因”还是“肚子胖了,理想却瘦了”等系列文案,在当时都能够引起刚出社会没多久的青年内心的惆怅与感慨。
所以说,引流的底层逻辑是调动消费者的情绪;营销的核心事实上是情绪营销。
02 拼多多的拉新套路,用好了依然“效力十足”
拼多多的拉新套路早已不是新鲜事。过去这些年,拼多多这个模式虽然一直被人诟病,但也吸引了很多品牌“搬运”相似的套路来做各种新用户的拉新留存。久而久之,人们对这种拉新模式已经形成了“脱敏效应”。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模式就失效了。前段时间茶咖品牌如喜茶、丘大叔、瑞幸开启的拼团模式,就是一种简化版的拼多多套路。
在小编看来,在私域流量如此重要年代,拼多多模式依然是当下茶饮品牌私域用户拉新的一个不错手段。不要看套路老,配上趣味文案或者“钜惠”小游戏,依然可以效力十足。
当然,所有的营销手段都是术,在这个整体茶饮竞争激烈的当下,回归产品,回归刚需,回归质朴且更有温度的营销,或许才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好文推荐:
把爱好当事业,95后、00后打工人偏爱调饮师被年轻人捧红的新中式茶馆到底好在哪里?茶饮是新瓶装旧酒吗?